标签:
幼儿表演艺术艺术教育火炬评球地震高考端午节绿丝带汶川奥运功夫 |
分类: 工作 |
作为教师要多创设幼儿自己表演的机会,让幼儿自己观察感受表演内容,并获得有关信息。如让幼儿掌握有序地表演这一方法时,教师先表演,然后为幼儿提供道具或其他信息,请幼儿找出教师所表演的内容和内容,最后请幼儿自己根据这些道具或信息自己表演。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受,获得了有序表演的经验。
要引导幼儿将美术符号转译成语言符号,初步了解美术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教师在指导幼儿表演时,帮助幼儿通过观察把握表演内容,并将表演内容用各种表演语言表达出来。幼儿会表演后,往往会兴趣盎然地认读观察和表演其他的,明白了“图画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
要鼓励幼儿开放式提问,即所提问题“大”、“活”、“深”。“大”即提问范围大,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从各个角度作出不同回答;“活”即提问从幼儿思维现状出发,顺着幼儿思路启发引导而不是按教师的意图要求幼儿回答;“
教师要引导幼儿跳出常态下表演内容进展程序,让幼儿根据规定情景中提供的各种线索,通过思考、想象,假设出不同条件下故事进展顺序,为表演内容添上新的色彩。
教师要创设或利用各种环境,为幼儿提供各种条件,让幼儿将已获得的表演经验运用于新的情景之中。如春天到了,教师带幼儿到公园、校园欣赏春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用规范、准确的行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将这些感受用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达到经验迁移的目的。
我认为少儿表演课应有七个原则,即目的性、趣味性、适度性、多样性、启发性、主体性和思想性原则。目的性。教师明确表演教学的目的在于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设计教学游戏时,充分考虑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其它教学要求,避免了“为游戏而游戏”。
趣味性。布诺姆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注重开展兴趣盎然的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适度性。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深刻体会到不同年龄的学生其身心发展和知识水平有很大差异。因此,游戏的设计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而有所区别,在方式方法和内容要求上都体现了游戏的广度、密度和深度的不同层次的要求,使学生乐于接受,主动参与。
多样性。多样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形式多样化,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我们设计了与之相适应的游戏方式;二是对同一教学内容我们设计了多项游戏进行教学,避免因游戏的单一而使学生对游戏产生厌烦情绪。
启发性。开展游戏是为了学习和巩固所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我们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游戏,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意愿或理解,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主体性。新课程强调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表演、解决问题、获得发展。因此,游戏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体现自主表演,积极参与。
思想性。寓思想教育于游戏教学中,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游戏中自然地受到理想、情操、道德的熏陶,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