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十大公共卫生健康事件
(2008-12-23 15:56:00)
标签:
2008十大事件公共卫生冰灾疫情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三聚腈氨医改 |
分类: 健康生活 |
文/了悟新斋
第一,南方地区发生严重冰冻灾害。元月底至2月上旬,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发生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卫生部于1月30日已启动应急机制,切实做好极端天气条件下医疗卫生救援及保障工作。卫生部派出工作组分赴低温雨雪冰冻最严重的地区,协调各地卫生部门开展医疗救援工作,确保了灾区未发现与灾害相关的重大突发卫生公共事件。
第二,安徽阜阳发现手足口病疫情。3月以来,安徽省阜阳市发生了儿童感染肠道病毒EV71事件,安徽省疾控中心日前已经分离出肠道病毒EV71型病毒株,并认定此次阜阳疫情为手足口病。5月份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17.6万余例,死亡40例。自5月14日起,全国手足口病疫情出现稳中有降的趋势。
第三,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历史上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重灾区范围超过10万平方公里,直接受灾人数数以千万人。造成69146人遇难,374134人受伤,失踪17516人。
第四,四川抗震救灾医卫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广大医疗卫人员救死扶伤,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对灾区群众的仁爱之心,赢得了医疗卫生攻坚战的重大阶段性胜利。根据每日对重灾区传染病疫情的分析结果显示,地震重灾区传染病发生率与往年同期相比呈下降趋势,灾区没有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第五,北京奥运公共卫生保障创历届之最。自北京奥运会开幕以后,公共卫生保障工作高密度覆盖,超负荷运转,创下了历届奥运卫生保障之最。北京各奥运场馆公共卫生保障工作总体运行良好,无重大食物中毒、饮水污染、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无病媒侵扰事件报告。
第六,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爆发。 9月8日,甘肃《兰州晨报》等媒体首先以“某奶粉品牌”为名,爆料毒奶粉事件,三鹿稳坐泰山,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由于报道中有关该奶粉的品牌名称等信息都被隐去,网友还发动对该奶粉展开人肉搜索,号召找出该涉嫌致病奶粉的品牌名称,以免更多无辜婴儿受害。9月11日凌晨3时,三鹿作为毒奶粉的始作俑者,被新华网曝光,毒奶粉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质检总局随后发布的消息指出,在三鹿、伊利、蒙牛、雅士利等22家奶粉中检出三聚氰胺,其中三鹿奶粉含量最高。截至11月27日8时,全国因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累计筛查婴幼儿2238.4万人次,累计报告因食用三鹿牌奶粉和其他个别“问题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29.4万人,累计住院患儿51900人,累计出院51039人。现住院患儿861人,累计收治重症患儿154人。
第七,刺五加注射液致人死亡事件。10月5日,云南省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使用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后发生致人死亡事件。鉴于刺五加注射液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缺陷,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药监部门决定对刺五加注射液药品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整顿。在整顿及研究工作未完成前,暂不恢复刺五加注射液生产。
第八,医改方案广泛征求意见。酝酿了3年之久的新医改方案,终于在10月14日“呱呱坠地”,并由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截至11月14日16时,通过网络、传真、信件等方式共收到各类反馈意见35260条。这份名为《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据报道,新医改方案最快在年底公布。
第九,全国可能有44万人不知晓自己已经被感染。11月30日,第21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前夕,卫生部通报,截至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264302例,而据卫生部等单位对中国艾滋病疫情的估计,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这其中可能有44万人不知晓自己已经被感染。
第十,九部委联合打击非法食品添加物。12月10日,由国家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9部门联合启动了在全国范围内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并向社会公布了第一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其中包括17种非食用物质和10种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苏丹红、蛋白精、三聚氰胺、工业硫磺等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