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谢影:心在成长 |
昨晚看了中央某台心理咨询电视节目。那个只有四岁半的女孩辉辉已经可以认识1700个字。我一听,吓了一跳!其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是天才儿童,于是想让辉辉上小学。在咨询专家的询问下,我才知道这个辉辉根本不愿意去幼儿园——因为没有小朋友和她玩,她也不合群,更不喜欢老师——她不能离开妈妈。在辉辉看来,幼儿园什么都没有意思。但是,我发现只有当主持人和专家考到她数学语文知识的时候,她才有兴趣回答问题。仔细看下去,原来她父亲认为这个孩子是天才,幼儿园已经教不了她了,只有上小学。期间,专家问了辉辉几个问题。比如,13-7=?辉辉低头数了相当长时间的手指头,说“20”而她父亲一再提醒是减不是加;再问她什么是“国王,公主”,她就重复故事里讲的内容。
这个时候,我感觉辉辉在死记硬背在家里学的东西,好像没有这个年龄孩子应该有的想象力。之所以认识这么多字,是她妈妈天天在家里刻意教她认识字卡,当然,妈妈为了让她保持学习的兴趣,就和她做游戏,于是辉辉现在已经认了1700个字。这个数字让我太吃惊了,要是以识字论英雄的话,她的确棒。可是,她不喜欢甚至不会画画,不喜欢跑跳,不喜欢音乐,尤其不喜欢妈妈不在身边。这实在不像她4岁多的孩子的童年的天真。
早期教育中,关于识字的问题,争论多年后,可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大多都认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要比识字更重要,而且我们现今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里,也没有把教儿童识字作为硬性指标来评估儿童的智力发展。谁说只要识字多,孩子就智力超群呢?
节目里专家的建议我比较认同,现在罗列如下:
1、如果让辉辉上小学,她的思维发展没有达到6岁多孩子的水平,虽然她现在比其他四五岁的孩子识字多,可是她在其他方面上毫无优势,尤其是年龄差距比6岁差得多(小孩子差一、二个月都会有很多差异),抽象概念根本没有具备,使她无法理解小学的讲课内容;
2、四岁多的孩子应该是游戏的阶段,游戏是孩子学习知识的最好途径,这和小学阶段的教学已经有本质区别,辉辉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 3、一个连妈妈都不能片刻离开的孩子,心理水平就与同龄孩子有差距。她没有良好的社会性发展,进入幼儿园困难的孩子就更无法上学;
前一篇:该不该学珠心算(燕博士)
后一篇:真假难辨的世界(燕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