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燕博士育儿观点 |
到幼儿园、学校接送孩子的人,常常是母亲、老人或保姆,很少看见父亲,可以想到原因——父亲们都太忙、太累。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现在的父亲每天和孩子交流的时间平均只有14分钟,交流的内容中单向性的语言,即呵斥、命令、批评、嘱咐等还占了相当的比重。我们也都理解父亲们工作紧张,养家糊口的责任重大,而且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也认为日常养育孩子的责任自然应由母亲承担;其实父亲在孩子个性形成和行为塑造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父亲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哪些特殊的影响呢?父亲对待孩子的方式与母亲不同,父亲的动作更粗鲁,语言更复杂,要求更严格,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在孩子面前,父亲更像一个“大孩子”,是孩子的玩伴,而玩耍是孩子的主要“工作”,它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学习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机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母亲的动作温柔、父亲的动作粗犷;国外的研究发现2个月的婴儿看见父亲走近时,呼吸和心跳都会加快,他知道父亲要跟他玩“冒险”、“刺激”的抛举游戏了,而这些游戏将促进孩子动作感觉和控制协调等能力的发展。父亲和孩子在一种平等的玩伴关系中建立了强烈的父子依恋,有利于孩子健康的心理的形成。
与母亲相比,父亲体力更好,更喜欢带孩子从事户外运动,更多鼓励孩子进行攀爬跑跳等游戏,这些游戏促进孩子的动作发展、锻炼孩子的勇气,培养孩子的坚强和自信,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益。当孩子摔倒了,母亲常用“没摔坏吧?都怪石头!”、“以后千万别乱跑!”、“有危险,小心!”来规范孩子;而父亲常会说:“勇敢些,爬起来!”、“为什么不看路,下次要注意!”。
父亲的知识面更广,孩子多与父亲交流可以学到更加丰富的历史、哲学及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孩子从母亲那儿学到更多的有关语言和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从父亲身上学习更多的操作性知识。如父亲修理车辆、电器、机械或家具,孩子通过观察、模仿培养了动手能力,激发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父亲是孩子性别角色形成过程中的榜样。社会赋予了男性和女性不同的角色内容和行为规则,男孩和女孩通过学习逐步形成各自的角色,父母无疑是孩子性别角色形成过程中的启蒙老师。一个家庭中,母亲的温柔、关怀、照顾,父亲的坚强、智慧、果敢,使孩子从小就开始了解不同性别角色的含义和作用,为孩子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奠定良好基础。研究也发现如果小时候缺乏父爱或男性榜样,男孩会变得柔弱、缺乏阳刚之气,甚至会发生性别角色混乱;而女孩也会在与异性交往时表现出紧张焦虑和无所适从。令人担心的是,现在的幼儿园、小学男教师普遍缺乏,孩子接触的教师几乎都是女性,孩子很难体会两性性别特征和行为的差别。这种现象对于男孩子来说后果更为严重:男孩子的行为模仿对象如果大部分都是女性,将影响他们性别角色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百忙之中的父亲们请尽量多与孩子交流,和母亲一起陪孩子玩耍游戏吧,因为父亲对每一位成长中的男孩和女孩都意味着爱、责任、智慧、勇气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