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诸解(11)
(2022-07-26 20:02:54)
标签:
灯谜灯谜定义灯谜解释灯谜诸解中国古代名物大典 |
分类: 特稿 |
灯谜诸解(11)
《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主编:華夫;丁忠元,李德壎,李一行等(该书繁体字编排),16开精装护封, 全2册 ,济南出版社,1993年 10月第一版印刷,8320千字,上册共收录24561条词条,下册共收录24235条词条。本书收入的古代名物词上起史前、下迄清末,分为天象、地物、人体等37大类,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获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第八届全国家图书奖。
以下为收录在《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下册的“灯谜”词条解释。
灯谜:元宵習俗之一。謎語始見於春 秋戰國時代,秦漢以後日臻成熟。南宋時杭州文人 始於元宵節貼謎語於碧紗燈上,引人猜射,謂之燈 謎。明清以後,成爲元宵等年節不可缺少之文娱活 動形式,至今盛行不衰。宋·周密《武林舊事·燈 品》:“有以絹燈翦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 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此“藏頭隱 語”,即指“燈謎”。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 熙朝樂事》:“好事者或爲藏頭詩句,任人揣測,謂 之猜燈。”清·錢謙益《癸亥元夕宿汶上》詩:“猜 殘燈謎無人解,何處憑添兩鬢絲。”其有組織之“猜 燈”活動又稱“燈社”。清·厲秀芳《真州風土 記》:“又有好事者放洋燈飄宕天際,隨風而逝。或 有藏頭詩句任人猜摸,猜得者贈以筆、墨、箋、扇等 事,謂之燈社。”
出处:《中国古代名物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