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会和识足

标签:
今晚报民俗天津话一默识会和识足 |
分类: 津味小文 |
识会和识足
- 发布日期:
2014-08-28
- 作者:一默/郭文杰
赵娘和周婶因为是邻居,所以辈分就按“官称”,所谓官称就是按男人的大小来定辈分,不严格,只要便于交流就行。周婶刚结婚搬来时,其实比赵娘小了十多岁,赵娘就称呼她为“周婶”,这么叫了,关系就这么定了。俩人关系走动的还不错,时间久了就无话不谈了。
在日常的生活里,两个妇女谈话的主要内容无非是张家长、李家短,这不赵娘教周婶做棉被,俩人手里干着活儿,还在说着几天前刘奶奶家娶儿媳妇的事儿。
做棉被的关键是引,做得好不好看的是签。赵娘把边签完了以后,合上拢,下面就剩引了,她在被里划了五趟线,这线划的倍儿直,于是俩人一人坐在一边,拿着长针就开始引了起来。
赵娘手开始动,嘴也开始说:“他婶,不是我挑理儿,你说刘奶奶这说话巴巴的,轮到自己事儿的时候,就麻憨头了,你说她娶这个老儿媳妇,我们给他们帮多大忙?两条独睡的褥子,四床棉被,不都是我们一针一线给吭哧上的吗?”周婶接话说:“这不是因为我们是全科人儿吗?”赵娘又开了一趟,头也没抬地说:“那倒也是,但那也不是应该的。识会的叫儿子和儿媳妇送来一把糖,说一声‘谢谢’!我就识足了,这就是一个面子事。”周婶接过话头:“要说也是,结婚那天还是我们给铺的被呢。”
赵娘说的“识会”的意思是,懂事,也可以说是明白事理。在老百姓的生活里其实是有很多规矩的,看不见,但确实存在。“识足”是说知足,所谓知足常乐,做到识足着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