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借匀
- 发布日期:
2014-06-26《今晚报》
- 作者:郭文杰
每当我在说天津话时,心里就有一种感恩,是天津这块地界养育了我。也许有一些其它的地方不得志,我也不想把这些归罪于这个城市。每当遇见一些吃娘骂娘的,心里就不舒服,想来那些人兴许不是天津人,或不配做天津人,当我沉浸在天津方言的快乐中的时候,并不排除其它城市也有着他们的快乐!
周婶在院里喊了一声:“赵娘,我寻棵葱!”手已经放在小屋顶上,拿了一棵葱,而且是一棵最粗壮的。赵娘在屋里头也没抬地应了一声。这个“寻”字,在天津方言里,读“xín”的音。“寻”是不还的意思,其实就是要一棵葱,或用一棵葱的意思。在过去住在一个院子里,相互寻一点东西是常事儿,寻一点面酱,寻点味精,也有,怎么办呢?过这个呗!赵娘家的孩子多,在孩子小的时候,日子过得紧,到月底没断了麻烦人家。
当然“借”就是另一码事儿。想当年一到月底,赵娘的手头就紧了,心里没着没落了,糊纸兜儿的钱还没下来,没办法,还是要找周婶。到了周婶家,坐在那里不着四六地说了一阵子闲话,就是没办法转到主题上来,面子上磨不开。要说人家周婶也是一个亮敞人,从腰里贴身处,掏出来带着体温的钱,塞给赵娘,嘴上还给赵娘下着台阶。赵娘接过钱,攥在手里,心里一阵热乎,心里话儿:远亲不如近邻呀!当然赵娘还钱也不含糊,钱一下来,马上连同一些感激话一起还给周婶。
“匀”这个字现在的用处,一般是在收藏界。人家有件好东西,自己喜欢,要,不合适,直接说买,显得对方爱财了,于是把玩着爱不释手,揣摩着如何张口。对方看出来了,加上是好朋友,为一个物件不值当的,开口说:“兄弟要是爱,就拿走玩去!”这位大方,受者也不能实受,在这之前一定已经打听好了价钱。一听这话,马上掏出钱,多数几张放到桌上,嘴里说着:“谢谢!我这就实受了!”然后还觉得不合适,又掏出一件东西或玩意儿,“我这儿有一个蝈蝈,山东虫,您留着玩儿。”“匀”有一个规矩,一定不能用于转卖。
周婶在大悲院端来一碗粥,赵娘拿着碗,去匀了半碗。
就这么几个词,在天津人的生活里,有多么奇妙的用途,如果把这些词抽去,语言就会变干瘪了许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