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放着河水不洗船

(2014-06-23 23:22:55)
标签:

一默

放着河水不洗船

天津话

民俗

分类: 津味小文
放着河水不洗船

                                                                                       发布日期: 2014-06-19 《今晚报》 
                                                                                              作者:郭文杰

      天津话里有很多地名、方言都和水有关,所以天津人的性格也和水一样宽阔、清澈、直爽。天津人的性格多数很开朗,这和居住条件有关,依水而居,自然在生活里少不了水和船。
      天津市区的人们从解放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结婚典礼的时间挪到了下午,这样既不耽误参与者的正常工作,也显得从容了许多,这就是天津的变通。即使是这样,也得从早就开始忙乎,街坊四邻的年轻人都过来帮忙,这叫搭把手,别小看嫁闺女,事儿也不少,就说这上午的捞面,也够忙乎一气的。
      赵娘闺女出门子,周婶一早就过来,其实她已经忙了几天,跟嫁自己闺女似的。昨天帮着打理嫁妆,红包袱皮系上前不忘放苹果,还一直嘱咐,到家里别忘拿出来,要是直接放柜里,苹果坏了衣服就脏了。那时女方家办喜事,中午这顿捞面不能含糊,四个碟加上一大碟子菜码。当然四碟面有繁有简,新中国成立以后,讲究勤俭,四碟面也就相应简单了,肉丝炒香干、炒鸡蛋、糖醋面筋丝、清炒虾仁,再加上三鲜打卤,菜码要全乎,有红有绿显着红火。嫁闺女一般不特意请厨师傅,像周婶这样的麻利人,基本做“主刀”,就是切功的活儿,香干先片薄再切,考刀功。负责打卤的是邻居四辈儿,他虽然不是厨子,在厂里干食堂见过的多,刚十点多他就坐上一锅水准备焯菜码,天津人讲究给邻居送喜面,要赶在吃饭前送到,等人家吃完饭那多缺礼儿。
      四辈儿悄悄对周婶说,“周婶,您了帮我看着锅,我回趟家,给我妈弄口饭,今儿个她有点不得劲,一会儿就回来。”周婶一把抓住了他,“你弄嘛饭,一会儿给你妈送碗面,不就得啦!”四辈儿赶紧说:“那多麻烦!”周婶像主家一样板着脸说:“你怎么放着河水不洗船呢!反正都得送。”四辈儿悄声说:“不是!孩子也在家!”周婶笑了,“那就多送一碗。”
      像四辈儿这是属于怕占人家便宜,还有一些人利用工作之便占单位便宜,灌一瓶“果子露”,顺一把夹剪,一家子到单位洗澡之类,大多都是放着河水不洗船的心理。当然在大多数人的心里,私人的和公家的是有区别的,公家的叫“官的”,“官的”在天津话里有理所当然之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