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陈家沟子》序 系列三

标签:
陈家沟子津门陈家沟子天津文化一默张显明 |
分类: 杂文杂谈 |
“紫气东来”话沟子
张显明
天津因水运而兴,北门外的南运河畔有北码头,西头永丰屯一带则为西码头,而东码头就在陈家沟子,可以说过去的陈家沟子曾是天津东面的门户,在历史上这里的兴衰荣辱都和天津息息相关。
陈家沟子很早就形成了居民的聚落,元代就建有娘娘庙,这比各国租界的历史要悠久得多,更不用说南市和中山路一带的河北新区了。但这里终究不是市中心,缺乏有特色的雄伟建筑,也没有中外驰名的大企业,这里的一切都很平民化,显得是那么平淡无奇,毫不引人注目,从来没有学者认真地研究过这里,所以和陈家沟子有关的史料极少。
如今这里高楼林立,陈家沟子己成为历史地名,陈家沟子原来是什么样子,己渐渐被人淡忘。郭君文杰,生于斯长于斯,对这片土地有着极深厚的乡情,是他独具慧眼,耗费极大精力到处搜集与这里有关的各种资料,走访曾在这里住过的老人,听他们口述三亲之事,再整理成文字资料,写出了《陈家沟杂谭》。
他还将这一带近百个街道里巷和三百多家的店铺位置精心绘制成图,给我们再现了一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陈家沟子全貌,使住过陈家沟子的老人,看了以后感慨万分,勾起对往事的深深怀念。
他又采用极通俗的语言,仿照《天津地理卖买杂字》的体裁,编成《陈家沟子地理买卖杂字》,读来合辙押韵,琅琅上口;通俗易懂地把陈家沟子的人和事都做了描述,可以说这是一篇陈家沟子的史诗。
以他的年纪,能对比他早的往事,做出如此深度的研究,诚属难能可贵,正是因为有一些老人还在,使一些宝贵资料能发掘出来,所以这项工作也是带有抢救性的,郭君功不可没。
陈家沟子面积不足0.5平方公里,在整个天津来说不过是弹丸之地,这样的老居民区在天津还有不少,每处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无人去挖掘就会被湮没,希望以此书为良好的示范,搜集您住过地方的史料,也去做些挖掘整理工作,这实在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