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喜欢热闹,历來把过年当作是件大事,不论富贵贫贱,家家都要放鞭炮、穿新衣。可是有那么一年不行了。
1900年八国联军打败了清军和义和团,占领了天津,成立个军政府,叫“都统衙门”,由外国人管理天津,天津如同是外国的殖民地,失去了自主权,什么事都是外国人说了算。拿过年來说,1901年1月13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都统衙门发布了一份布告,内容是:“照得寻常时日並端阳、中秋、新年等节,均不准民人燃放爆竹。为此示仰诸色人等知悉。特示。”就是说不论平时还是年节都不许放鞭炮。
这一年走遍天津,没有一家卖鞭炮的,买卖鞭炮都是违法犯罪,从光绪二十六年的腊月到光绪二十七年的正月,整个天津没有了鞭炮声,人们也没有了欢笑。
天津人还有个年俗,过年逛娘娘宫买年货,这一年娘娘宫也不许逛了,都统衙门在娘娘宫门前贴了张布告:“照得宫北圣道堂,前被匪人拆毁,现无地宣讲,是以本都统等暂将娘娘宫借与圣道堂应用。为此晓谕诸色人等知悉。特示。”您看义和团拆了他们的教堂,他们就把娘娘宫改成洋教堂了,进去得拜上帝!这个年还怎么过!
这还不说,天津年俗,每逢过年大姑娘、小媳妇都穿一身红,这年也不能穿了,怕洋鬼子当“红灯照”抓去砍头,小闺女三十晚上也不敢打紅灯笼满街转了,也怕被指为小红灯照,除夕之夜到处冷冷清清,听不到往年那震耳欲聋连绵不断的鞭炮声,也听不到:“打灯笼、烤手了,你不出来我走了……”那清脆悦耳的童谣,一点年味都没有了。
更有甚者,拜年也拜出错了,有个李二爷,正月初一走在街上碰见个朋友,赶忙双手抱拳作个揖,咀里喊:“见面发财”。哪知街上正好有法国兵巡逻,跑过來把李二爷抓住,非说李二爷是义和团,说他作揖是在作法请神。李二爷一再央求,路上围观行人也邦助解释,才罚了笔款放行,李二爷垂头丧气往回走,到门口邻居见了他,给他作揖拜年,他连忙摆手说:“大年初一别作揖,我作揖碰见法兰西,一罚罚了两块一,您说点儿低不点儿低。”这一说倒把邻居逗乐了,这也体现了天津人的幽默天性。
在幸福的今天,也不可忘记,在天津近代史上,有过这屈辱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