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默
一默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920
  • 关注人气:1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说天津话里的“秃噜”

(2009-07-24 22:25:19)
标签:

文化

分类: 津味小文

天津话里的“秃噜”

    在有趣的天津话里“秃噜”一词,可算是有丰富义项的词。在日知录里已经趣味地解释了它的四项,在这里再加几项以凑趣。

故事一.在几十年前。老张家娶了新儿媳妇,婆婆看儿媳妇横针不识竖拿线,心里别扭就有意难为她,正赶上过年要杀鸡,鸡还没杀婆婆就发下话,让儿媳妇等人家把鸡杀完,把鸡得棱出来。这下媳妇傻了眼,真是老太太吃柿子——嘬瘪着。她赶紧找到邻居嫂子,“二嫂子崴泥了,我婆婆让我择鸡毛,这不是难为我嘛?”“这有嘛了,先坐一锅热水,等鸡杀完往里一烫,就热一 ‘秃噜’倍干净。”这里说的“秃噜”。是动词,是拔鸡毛的方法。

故事二.若干年前人们住在平房杂院。那时房子小,一间房子半间炕,天热时洗洗涮涮是件大事,一家人要轮着洗,一个人洗剩下人在外乘凉。李二伯坐的困了,可肉囊的闺女还没洗完。闺女虽然还不到十岁,可也是闺女,他喊了两次。回答的还是等一会儿。李二伯实在是困急了,就气哼哼地对媳妇说:“你去给她‘秃噜’出来完了,搁她能洗到天亮。”这里说的“秃噜”。也是动词,是说快速简单的洗。

故事三.老时年煎饼果子的煎饼,是全绿豆的,没有其他粮食,泡开后去皮,放上香料、大葱、虾米皮上水磨,这样摊出的煎饼才香。那为嘛要去皮呢?因为那是磨豆子用的是石磨,石磨磨不碎绿豆皮,吃起来影响口感。因为那时吃的煎饼多数是不放鸡蛋的,吃的就是绿豆的香气。甩出来的绿豆皮晒干了,给小孩装枕头去头火,所以绿豆皮存不住总有人掏分。可皮怎么去呢?是先要把绿豆上石磨“秃噜”一遍,再泡皮就下来了。这个“秃噜”。还是动词,是说干压一遍。

故事四.在卫生条件差年代,小孩在胡同里随地拉屎,一泡屎要挪几个窝。所以路人踩到大便不算新鲜事,踩到怎么办呢?很简单,在地上“秃噜”就干净了。这个“秃噜”说的是蹭蹭。像“这裤子够长的都“秃噜”地了。”也这意思。

故事五. 二子背着老婆给妈妈买了点东西,媳妇不知道。晚上回家老婆给温上一壶酒,抄俩菜,两杯酒下肚,甭审自己就把买东西的事给“秃噜”了。其实老婆并不反对给婆婆买东西,可不能瞒着背后干,这不就把自己给搁里了。这里的“秃噜”说的是交代,控制不住就说了。

故事六. 邻居有一个巧手的腿残的大爷,会修表。官称大爷,背地里人们叫他瘸大爷。修完表让小儿子去取,临走时家长嘱咐到那取表时,一定叫大爷,不能叫瘸大爷。孩子一路在心里叨念,大爷!大爷!结果一推门,迎面一喊却是“瘸大爷”。这就是“秃噜”嘴了。

还有像女同志织着毛活千万别碰她,如果不小心碰了她,“干嘛,闯丧呢!我这针都‘秃噜’了。”说的是毛活掉针了。

有时在她们一起谈论做衣服时也会说,“这料子不好做活,边先要缉一遍,要不全边‘秃噜’。” 说的起毛边。

在吓唬不听话的孩子时会说,“你别和我顶嘴能耐大,等你爸出差回来,‘秃噜’不死你。”说的是打一顿。

在说吃时也会有,“你别觉得这剩的多,等二小子回来,这点东西一会儿就给‘秃噜’了。” 说的是吃的量大且快。

一说“秃噜”就“秃噜”出不少“秃噜”,肯定还有不少“秃噜”用法,还没“秃噜”干净。让人高兴的是借着说一些老话,也带出好多老事,老的生活景象。真舍不得“秃噜”干净,在这“秃噜”的过程中,感受天津话、天津文化中的乐趣。真美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