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哲学就是有哲学的读法,于丹,别再胡闹了

(2007-03-05 14:12:58)
分类: 闲言碎语
    读完了论语,又开始读庄子。有点心得是好事,偏偏又要把心得搬上荧屏,闹得满城风雨,乌烟瘴气。于丹这个非论语专家在解读论语方面人气扶摇直上。而她的所谓心得不过是把哲学做庸俗化的解释,把一个个高深莫测的道理编成一个个的小故事,真有这个本事,我也佩服,但只可惜在下修炼哲学6年,深知其中玄机,要像把哲学书本编成故事,其第一步就是准确把握哲学书的内涵,这一点显然是于丹做不到的。
   哲学是有其特殊的读法的。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你要把这句话理解成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能高估自己,也不能妄自菲薄,我也不反对。只是这种理解就是庸俗的理解,只是解释了字面的意思。真正的哲学解读是,认识你自己意为,你要认识到,你是一个人,不是神,你是要死的,不是不死的,你是速朽的,不是永恒的。这句话谈论的是人对死亡的态度,人的死亡意识觉醒之后,该如何面对呢?对死亡的充分认识,才是苏格拉底这句名言的重心,和那种人要有自知之明相差万里吧?试再举一例,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一切皆来源于水。如果你把这句话理解成一切事物都从水而来,并且本质上都是水。那也不能说你错,但这就是典型的庸俗化的解释。对这句话哲学的解释应该是,一切只来源于水,不是水和火,或者水和其他什么的,也就是说泰勒斯认识世界的起源只有一个,一切是水其实是一切是一。这说明他的哲学是一元论的。其次,水本身是物质的,是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这说明泰勒斯的哲学是唯物主义的,他坚持世界的起源为人的主观意识所无法掌握。这两种解释的差别又不可以道里计。其他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有的哲学家要把尼采的权力意志解释成自强不息等等。
   通过以上例子,我相信读者已能充分了解,哲学解释与庸俗化的解释之间的区别。看过于丹读论语的那些观众也应该明白,于丹对论语的解释是属于庸俗化的而不是哲学的解释。这对解读论语有百害而无一利。也许她的影响的确很大,但影响越大,对论语的伤害也就越大,她对论语的解读实际上在误导大众对论语的理解。当然,对于这一点,大众其实是感觉不到的,因为大众原本就不懂论语。
   论语是一本严肃的哲学书。任何哲学书都应该由这个哲学书的中心思想为基础,做哲学的解读,这样才是读哲学书的正确方法,任何一位真正想学哲学的人都应该坚持这种方法。即使是要编故事,或者用某个故事来解释论语,都应该是解释论语的中心含义,而不是抓住论语的某个细节大做文章,比如司马牛为自己没有兄弟而感到悲伤时,人家劝他四海之内皆兄弟,何必烦恼?其实这段话的重心当然是落在四海之内皆兄弟几个字上,论语这段话所要透露的是将家族内部的孝悌思想发挥到家族外面去,这是孔子学说走向孟子思想的重要桥梁,实际上是国家家族化的问题。于丹为了所谓的创新,放弃这几个字不解释,却抓住司马牛的悲伤大做文章,谈起人生无奈的悲哀来,甚至说到司马牛的悲伤是因为心理暗示。这样说,我当然也不能讲于丹不对,只是他解释的都是论语的细枝末节,并且做的都是庸俗化的解释。那么什么是这的庸俗化解释呢?就是把哲学的句子按照字面意思予以解读。
   哲学为什么难读,其原因也就在这。她不同于一般的学科,对每一个哲学句子的正确理解都必须建立在对这个哲学家整体思想体系的综合理解之上。钱穆说:不通群经,不足以通一经;不通诸子,不足以通一子。哲学最忌讳的就是撇开这个思想家的总体思想,只是对某个句子做断章取义的发挥。不是说不可以对一个哲学家做自己的独特理解,只是这种理解的创新必须建立对这个哲学家的总体把握上。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哲学注定只能是少数人享用的贵族学科,其大众化是非常困难的。许多人都想把哲学大众化,但都失败了,于丹也不例外。
   如果看过于丹的论语解读(我是没看过,眼不见心不烦),如果你把它做为一种消遣,那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你以为他真能提高你对论语的认知水平,那真是大错特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