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中的艺术与技术
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心里很清楚,我的性爱思想在《一夜情研究》、《论开放婚姻》、《妓女新论》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老实说,我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都在进步,我几乎没有看过任何关于性爱理论的书,而在我写下这些观点之前,我也从来没有在任何书上看到过。这些思想对于读者来说,可能非常神奇。但对于我自己,却显得如此神秘。
我一直试着为爱情做一个化学分析。这样,当我了解了爱情的全部秘密之后,我的思想就将转向。我分析爱情的成分,发现其中的成分可归纳为两种。一种为艺术,一种为技术。所谓艺术的成分指得是其中的不可控成分。如同一对男女相爱,你是否可保证如果时光倒流,他们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同样的心境下还会相爱吗?这就是我说的艺术成分,爱情有相当程度上是一种艺术行为,她具备某种不可重复性。一位作家或诗人,某天做了一首极好的作品,可你要她他天天如此,怕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做到。没有任何一位艺术家可以把所有的作品都作为代表作。但是即使是一个非常蹩脚的产业工人,只要你教会他生产的办法,他按照同样的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产品却可以作到基本一样。这就是艺术与技术的差别所在。
爱情的这种不可控性是许多男男女女疯狂追求爱情的重要原因。一种失去了就不可能重新再来的东西往往是最引人入胜的。他的诱惑力不在于他自己,而在于他的稍纵即逝。所谓一见钟情的并不是指对方让自己一见钟情,而是那种场合、心情等多种因素让自己一见钟情。许多男女之所以订下终身,往往是因为对方的一句话或者是一个眼神动作。这种疯狂的艺术行为又让多少男女为之惊叹。
然而事实并不尽如人意,许多男女饱受爱情之苦,痛不欲生。其中的奥秘在于爱情虽然是艺术行为,但这种艺术成分并不是决定爱情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恰恰是另外一种行为——技术行为。技术行为的定义我们已经说过,它与艺术行为相反,具有可重复性可操作性等诸多优点。爱情的艺术行为是一种高尚社会的产物,我坚信它的增加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的结果。在古代时期,爱情的艺术只占有绝对少的量。如果爱情始终为艺术所主导。如果男女非要等到某种场合、某种心境下(并且是不可重复的)才能结合,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人类早已灭亡。爱情的技术性优点在于它可以人为地重复,可以重复就意味着可以试验,因此现代社会出现了试婚。
是的,自己喜欢的女人碰巧没有看上自己,是不是就不能再喜欢别的女人了呢?爱情的技术性就在于他可以让自己喜欢别的女人,某种场合、心境也许不可重复,但对方的性质是可以重复的。漂亮的人、聪明的人、能干的人,一个没有了,还会有千千万万漂亮聪明能干的人出现。只要对方满足于你事先设置的几个最低限度的特性,你们就有获得爱情的可能。这就是爱情的技术性。这个性质是具备决定力量的。
谈到爱情,很多人都会想到唯一性。爱情真的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吗?恋爱中的男女都视对方为自己的唯一。这种唯一是怎样产生的?这种唯一会一直存在吗?我们继续用上面那种化学分析方法来分析爱情的唯一性。爱情的唯一性其中也有两种。一种是艺术的唯一,一种是技术的唯一。
艺术的唯一是指场合与心境的唯一,此情此境不复再有,纵是寻他千百度,也再不会出现了。恋爱中的男女所着迷的其实并不是对方,而是那种情和意。所以有人说,热恋中的男女恋上对方只有十分之一,其中十分之九恋的其实是爱情本身。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对恋人的力比多来源于对自恋的力比多。他恋人的恋其中是自恋性力比多的转移。恋对方其实是恋自己。而当自己在社会中的磨合日益增加时,自我中心的人格向兼顾自我与他人的人格转化后(弗洛伊德称为本我向自我的转变),这种自恋性力比多会日益减少,爱情的力比多失去了转化来源,当然那种情和意都不再有了。明乎此,你就知道,那些在疯狂恋爱中的男女可以为了对方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其行为并不值得歌颂与赞美,因为他所牺牲的全部都是为了他自己,他的牺牲是建立在他对对方独占的前提之上的。你同时还可以知道,为什么初恋最让人难忘,因为现代社会初恋时的双方年龄都很小,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等到他们人格成熟之后,他们的爱情就成了青春的绝唱而令他们留恋扼腕。如果双方的初恋留到三十岁以后才发生,那么这种初恋绝不会那么感人,如果真的像青春期的初恋那样惊天动地的话,只能说明一点,恋爱双方的人格发育比较迟缓,还没有完成而已。
爱情的另外一种唯一性是技术的唯一性。这种唯一性如果你以为像爱情的技术性一样只限于对方的某些特点,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一个女人在问自己的情侣,你喜欢我什么?对方一个劲地夸你,说你漂亮、贤惠、聪明、有个性、能干如此等等,你千万别开心。仔细想想,他喜欢你只因为你聪明,那还有比你更聪明的他会喜欢,你能干还有比你更能干的,你对他好,如果遇到一个比你对他更好的呢?你鼻子长的特别符合他的胃口,那如果遇到一个鼻子长的比你更符合他的胃口的呢?这种特性的唯一性是不存在的。如果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仅仅是因为她的某个特点,那么这种唯一性是绝对虚假的。他说他只爱你一个,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他无论说他喜欢你的哪个特性,世界上都可能有人会在这个特性方面超越你。
那么爱情的技术的唯一性究竟是什么呢?答曰:对生命的分享。只有这个唯一性才是真实存在的。爱情的本质在于对生命的分享。你们共同度过了那么多个岁月,一起在那么多的时间、地点交流过。这种唯一性是世界上任何人所无法取代的。这种对生命的分享达到一定长度的时候,唯一性就会产生。这种技术的唯一性不同于艺术的唯一性。艺术的唯一性只在于某种场合、某个镜头。技术的唯一性在于双方分享大段大段的生命历程,如同酿酒一般,时间越长,这种唯一性越显得有生命力。
上面讲的两种唯一性,只有后面那种才是一直存在的,前者仅限于很短的时间之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前面那种唯一性会日显弱化,后面一种会日渐加强。如果两者之间不能很好的交接,越轨就会发生了。比如有人一直执着于初恋相爱的某个心境,而在后面的岁月中,一旦这种场合很偶然地重新出现(爱情的不可控性不是指那种意境完全不会重复出现,而是他会不会再出现无法人为控制),他就会将场合中的新人视为自己所爱。
讲完了爱情的唯一性,下面开始讲排他性。排他性是与唯一性紧密相连的。如果对方不是自己的唯一,那爱情当然不具备排他性了。所以我要问,爱情是不是一定是两个人的爱情?有没有好多人之间的爱情?如果两个人的爱情遭遇第三个人,那么这两个人的爱情是否就会消失?
我们的分析还是按照上面两种成分的方法。我认为,任何人的爱情里都不可避免地会有艺术和技术两种成分。所不同的只是二者之间的比例而已。因此,爱情的排他性是随着二者的比例变化而变化的。爱情的艺术成分越大,越不稳定,排他性也越大。一旦第三者介入,当然也是以艺术形式介入,那么两者之间的爱情就基本消失了(不是完全消失,因为还有技术成分在里头,只是所占比例很小而已),爱情的技术成分越大,就越稳定。产生第三者的机会就相对减少。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第三者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与对方产生新的技术唯一性来于原来的技术唯一性相抗衡。
理论上来说,技术唯一性也具有人为重复性的特点,技术唯一性比艺术唯一性更容易重复产生。他要的只是两个人长时间的融洽愉快的相处。而艺术唯一性则依赖于那个不可控制的场合与心境的重复出现。但实际上,技术唯一性的重复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现代社会很少有人能有足够的时间与两个以上的异性大量时间的融洽的相处。
爱情的分析结束了。自古以来,人们说到爱情都是以诗歌或散文的形式来抒情、赞叹。总之都用艺术的形式来对待爱情。而我却用这种纯理性分析的方式来对待爱情,实在倒了许多人的胃口。我这样做是因为我认为,爱情中的技术比艺术更重要。
《一夜情研究》、《论开放婚姻》、《妓女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