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马未都维基百科睾丸百度百科杂谈 |
分类: 英汉翻译 |
最近,一位文化名人马未都,一位著名教授肖鹰,居然在网上围绕着男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展开辩论,似乎有些斯文扫地。不过这毕竟属于“科学”问题,两位一丝不苟的精神让人佩服。
为了反驳肖鹰教授,马先生举出《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中文版)来证明,但虽然《百度百科》明确指出“睾丸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一般左侧略低于右侧1cm”,但《维基百科》(中文版)却仅说“男性睾丸可能不对称,一个下垂多一点,一个下垂少一点,这是很普通的现象”,并没有支持左低右高的说法,因为没有说哪边高,所以马先生的第二个证据似乎不够有力。
出于好奇,我查看了《维基百科》的英文版,发现比中文详细得多,关于这个问题是这样写的:
In mammals, the testes are often contained within an extension of the abdomen called the scrotum. In mammals with external testes it is most common for one testicle to hang lower than the other. While the size of the testicle varies, it is estimated that 21.9% of men have their higher testicle being their left, while 27.3% of men have reported to have equally positioned testicles.[3] This is due to differences in the vascular anatomical structure on the right and left sides.
翻译成中文就是:在哺乳动物中,含有睾丸的腹部扩展部分称为阴囊。哺乳动物的外部睾丸,最常见的情况是一个睾丸比另一个低。虽然睾丸大小不同,但据统计,21.9%的男性左侧的睾丸较高,27.3%的男性有同样位置的睾丸。这是由于左右两侧有不同的血管解剖结构。
上文并未说左侧低的百分比,但根据上述统计可以计算出,左侧睾丸低的男性应为100%-(21.9+27.3)%,即50.8%。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大约一半的男性睾丸左低右高,只有近22%左高右低。所以,这场辩论似乎是马先生完胜。
但是,我越想越怀疑:《维基百科》的统计数据又来自哪里?难道真有人如此细心,对大量男性人群做过这种统计?我注意到,《维基百科》这一段有一篇参考文献(用“[3]”标注),是2002年的论文“Right-left and the scrotum in Greek sculpture”(《希腊雕像中的左-右与阴囊》),我在网上找到了这篇论文,作者是伦敦大学学院的哲学系的I. C. McManus教授。读后我发现,实际上该论文仅仅研究了希腊雕像的“左右”问题。作者根据对187个希腊雕像的统计,左高右低的41个,占21.9%;左右等高的51个,占27.3%;左低右高的95个,占50.8%。这个图表还给出了“左右大小”的统计值,结论是多数为“左大右小”(35.8%对19.8%)。这就是维基百科采用的数据,区别是,《维基百科》把这些数据用于真人。
所以,看来《维基百科》也不可靠——这哪里是对真人的统计,这是对希腊雕像的统计!难道根据雕像就能得出真人的实际情况?所以,对于真人而言,并没有左低右高的统计结果。
不过,毕竟肖鹰教授认为希腊雕像中不存在左低右高现象也是不全对的(当然他提到姿势的影响也有道理),这一点马未都先生没有看走眼——不愧是文物大家。
我不知道《百度百科》的解释来自哪里,特别是“左侧低于右侧约1cm”的数据是从哪来的,如果马先生能找到科学文献,还有获胜希望。
看来,这场辩论目前还很难给出正确答案。
附:I. C. McManus论文的统计表:
Table 1: Distribution of asymmetry shown in the portrayal of the
scrotum in 187 Greek sculptures
(or, in a few cases, Renaissance copies); data pooled from McManus
(1976) and Stewart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