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京的方雨
北京的方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479
  • 关注人气:8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方朔点评余秋雨狗屁不通文章之四-转贴

(2007-09-27 12:14:05)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评余秋雨

     8月9日,余秋雨博客里,新发布了一篇《何凤山博士墓志铭》,可惜余秋雨又写得不通。

 

    何凤山博士当然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应该大书特书,值得永久纪念。但他的身份,是当时中国国民政府的驻外使节,外交官,驻维也纳总领事,“国民政府”四个字不能省略;是哪一年的事?他救了一共大概多少犹太民众?亦不宜含糊其词;此批犹太民众来到中国,有何曲折?结局如何?更不能不作交待。

 

    墓志实际上就是一个人死后的传记,末尾加以铭文,合称墓志铭。汉墓志高古端严,六朝多骈体,唐代古文复兴,大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等最擅此体,可以为法。既是传记,岂能没头没脑,丢三落四?自当郑重其言。因此何凤山其人生于何年?卒于何岁?何地人氏?家世如何?毕业于国内哪所大学?留学于何国何校?得的什么博士?从政经历如何?性格、人品、爱好是什么?配偶谁氏?有无子女?自身结局怎样?享年若何?有无著作传世?以及身后何年被授予“国际正义人士”荣誉称号?这些,都必须区分详略,有重点地加以叙述。有重点(代表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大力救援受法西斯迫害的犹太人),不等于其他皆空白,什么都不写,光是花言巧语,抒情议论一通,结果弄得浮词满纸。

 

     而余秋雨所写的,哪像个墓志?不用说百年以后,即在目前,年轻一点的人,看了就云里雾里。这是作者不由经典、不识文体造成的根本性缺陷,无药可医。

 

    文末那首七言韵语,是个什么东西?这是不懂文体的余秋雨,自作聪明的又一败笔!说是七绝,从没有在墓志后面带七言绝句的,况且格律平仄亦是昏天黑地。说是“铭” 吧,铭有铭的写法,古人用四字一句,或是骚体,三句五句皆可,大多句句押韵,以表示哀伤、赞颂、追念,这才是“铭” 。可余秋雨不懂装懂,乱来一气,既名为"墓志铭”,此处又说是“赞”,那么请问你的 "铭" 在何处? “赞”这种文体又是用在什么地方的?

 

    全篇语言文白夹杂,非驴非马,酸劲十足,全不似庄严之体。什么叫“三尺之助尚不易”?什么叫“乱世星火天有记”,这种不通的屁话,怕只有老余一个人懂吧?

 

    一个人不学可以藏拙,偏要到处献丑,包打天下,这就难怪叫人看不起了!

 

     哀哉!余秋雨这个水准,给全世界的人写都不配,只配给他自己写“墓志铭”!

【附录】《 何凤山博士墓志铭 》

    余秋雨

    公元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法西斯狂潮肆虐欧洲,数百万犹太人惨遭迫害。无辜平民死中求生寻找逃奔之路,多国政府慑于淫威拒收犹太难民。在此漫天黑暗间,维也纳一处屋宇灯火犹亮,一位东方外交官争分夺秒发放签证,帮助犹太难民逃到上海和其他地方。

    屋宇为何名?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馆也。外交官为何人?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博士也。

    此屋宇终被法西斯没收,何凤山博士自租公寓继续签证。此善举又被国内同行疑嫉,何凤山博士光明磊落不为所动。随其手也,千百家庭得以绝处逢生;随其笔也,沉溺之身攀上救命方舟;随其声也,域外人士惊识中华文明;随其形也,离乱生命重建人世信心。

    华夏之德,不思远征而不拒远援。君子之道,默行大善而不事声张。何凤山博士之功绩埋入尘沙久焉,近年方见端倪,已被以色列政府授予“国际正义人士”荣誉称号。其家乡中国湖南省益阳市民众闻知事迹,深为感动,遂会商其子女,决定修筑何凤山纪念墓地于中心城区,以千年乡土体温,永久拥抱这位伟大游子。

    余赞之曰:              

    三尺之助尚不易,万里之善非等闲。

    乱世星火天有记,湖南益阳何凤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