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评余秋雨 |
我们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凡是能称得上专家学者的,引用外国人的研究成果,决不会当二道贩子(即把别人译本的语言直接引用),那不仅要被同行看不起,而且是很危险的,因为中译本很可能有误译。如果实在找不到原著,参考的是译本,也一定要说明译者是谁,这是起码的学术道德,因为翻译也是一种再创作。我想,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也应该如此。
余秋雨自诩为研究“中西大文化”的“大师”,而且他也经常今天康德,明天罗素地卖弄。前几天,他可能读了罗素的《中国问题》(The Problem of China),就在凤凰台拉拉杂杂胡扯了好几天。可他并没有说参考自哪一本书,是原著还是译本,这是很不严肃、很不道德的。因为既然他要作为学术问题研究西方学者的著作,就必须有第一手资料,必须读原著。即使读不懂原著,也要说明读的是哪一本译本,否则就是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
我断定余大师读的《中国问题》不过是中译本,因为他用的语言很多都来自某中译本的原话,但不知余秋雨是否敢于承认这一点。他若不服气,想证明他读的是英文原版书,正好我手头有一本英文原版“The Problem of China”,我愿意事先摘出几段发给某个网站,如新浪或凤凰,请余秋雨在工作人员监督下当场翻译出来(可以借助英汉字典),然后由网站发布原文和他的翻译结果。
如果他不敢应战,就请不要再自吹是研究“中西”文化的,因为在学术上的二道贩子是算不上学者的。
(接受云山自许的建议,将文中原来的“二传手”改为“二道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