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农业概况
(2014-03-03 09:43:50)
标签:
文化 |
分类: 农业和科技 |
丹麦农业概况
在西方发达国家里,丹麦的农业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丹麦是面积不大的小国,却是一个农业强国。全国人口中只有4%的人口(10万人左右)从事初级农业生产。尽管如此,丹麦的农业产量却足以为1500万人口提供食物。另有10万人从事与初级农产品生产有关的行业,主要是食品加工业。丹麦农业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可以说,丹麦的农业是高科技的"强质产业"。
1.人均肉类占有量世界第一,猪肉出口世界第一。
1998年,丹麦人均肉类占有量达到了417公斤,为世界第一。长期以来,丹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猪肉出口国之一,瘦肉型良种猪--长白猪(兰德瑞斯)是丹麦的国宝。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丹麦猪肉的出口值开始超过荷兰,跃居世界第一;到1995年,猪肉的出口量也超过了荷兰,成为世界最大的猪肉出口国(活猪不计在内)。丹麦出口的猪肉,年平均在70至80万吨之间;1997年猪肉出口额达到24.06亿美元,占世界的23.2%,相当于整个亚洲猪肉出口额的3.4倍多。
2.人均谷物占有量居世界首位。
丹麦是欧洲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1998年,丹麦的谷物人均占有量达到了1766公斤,高居世界首位,比第二位的加拿大1674公斤多92公斤。另外,丹麦的农畜产品有2/3销往国外,1997年出口值高达103.67亿美元,全国人均1975美元。
3.劳动生产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1998年,丹麦的农业劳动者约占世界农业劳动者总数的万分之0.9,但生产的肉类占世界的万分之92,谷物占世界的万分之45.3。以"国际美元"衡量,1991年丹麦每个农业劳动力的产值达到42147美元,在世界上居于领先的水平。一个丹麦的农场?主大约可以养活135人。
4.世界上最大的牧草种子出口国。
丹麦农业以发达的种子业(特别是牧草种子)而驰名全球。种子生产在丹麦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丹麦种子的面积占农田的3.3%,种子的产值占种植业的6-7%。现在丹麦是世界上最大的牧草种子生产国之一,也是最大的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丹麦建有欧洲最大的干草粉厂,也有大量出口。
三、农业生产结构和对外贸易
丹麦有农业人口19.4万,农业劳动力10.6万(2001年),约占劳动人口总数的4.2%;全国大约有农场6.2万个,平均每个农场的面积从1970年的21公顷扩大到1998年的45.8公顷。
丹麦的农业机械化主要发生在二次大战以后,与此同时,实现了种植业为主向畜牧业为主的重大转变,标志着丹麦农业结构实现了现代化。经过以后几十年的进一步发展,丹麦农田耕作全面实现机械化,畜牧业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丹麦的工农业互相促进,农用工业的发展解放了大量农业劳动力,而工业又从发达的农牧业获得大量优质原料,使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国家发展最早的部门。
丹麦农场的规模日益扩大,数量则相应地在不断减少,从1970年的14万多减少到了1996年的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