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懂事起,就看见过公园中打太极拳的了,然后就是经常见到,一个印象始终贯串着:不过是将几个动作慢慢的做完而已,慢兮兮的不能打架,强身健体似乎都不行。因为也没有跟任何一个练太极的人谈过,自然也不会去想到更多。

零七年七月底,从松岗迁居龙华,那里的老乡和朋友有几个都在学习太极的,还有段时间了,平时大多在居住小区的广场练练。晚上没事我也跟着凑凑热闹,实际是无聊了在那里玩而已,也没想到要学。反正他们讲什么自己也听不懂,什么轻柔慢匀,气沉丹田,虚灵顶劲等等,一概不知所云。奇怪的是看着居然也不觉得怎么乏味,就算活动下也不错嘛。没有啥念头,跟着做吧,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的就当锻炼了。几天后,才知不是平常的表演套路太极拳,是吴氏太极,本家拳,还要练内气的。开始知道还有这个差别,然后了解还有杨氏陈氏孙氏等等。
几个月后,逐渐听说一些概念了,当然也没有什么理解,继续依葫芦画瓢的进行,难得朋友们耐心。感觉还是有点了,但肯定不是太极方面的;在这之前,自己因为用了十来年的电脑,右肩上臂及颈椎等有些僵硬的情况几乎消失了,倒有点很舒服的感觉,自己想来大抵是活动的效果吧?这期间因为有些沟通和交流,于思考和理解太极方面多了些,也终于将那个粗浅的印象完全改变,隐隐感到太极不光是慢兮兮,其实结果是什么也没有。
等到硬生生的将全部动作记住后,因条件变动,几个在一起学习的朋友暂时分开,各自忙事情先。而自己只好在不知其所以然中活动活动了,此间收集一些能找到的书籍,以便能够解惑,或者启发启发,但是,这不是与入门引路须口授相异么?结果自己果然越来越混沌,时至今日也不知道太极到哪去了。从不知到不知,绕了一圈又回到起点。留下一点太极奥妙无穷的感觉,估计还会归于没有的。
(本文用图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