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贤师《流水的声音》跋

(2016-07-28 23:11:27)
分类: 春明语业

 

我与近贤师相识已三十余年。

1981年,我八岁,读三年级;刚从中师毕业的近贤师,分配到我家乡花山小学教四年级。这一年,近贤师十六岁。由于学校与我家仅一墙之隔,家母亦在学校任教,和近贤师同事,我们一家和近贤师很熟悉。那时候,近贤师是小学唯一的一位年轻教师,既高且帅,是我们全村孩子的偶像。家母更是教诲我要向近贤师学习,将来做一个文化人。在我印象里,那时候的近贤师说话文雅,和蔼可亲;爱写大字,屋子里有很多书。我平生第一次读到唐诗选,便是近贤师借给我的。那时候最大的遗憾,便是这么好的老师为什么不教我们班?次年,小学从我家所在的月下搬到一公里之外的梅林,近贤师也调走了。

再次见到近贤师,是在七年之后。那一年,我在县城念高二,近贤师教隔壁的高三班,留一部大胡子,颇有大师风范,不苟言笑,令人望而生畏。有一天,因为迟到,我被任课老师拒之门外,偏偏让近贤师撞见。近贤师训了我一顿,说:“你知不知道你是你父母的寄托和骄傲?你父母为了供你读书吃了多少苦?你这样做,对得起你父母么?”训得我无地自容,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不敢和近贤师对视。我自然不敢将挨训的事告诉母亲,只是说在学校里又见到近贤师。母亲教诲我要学习近贤师不断进取的精神。

中学毕业之后,又过了十余年,才与近贤师再次相遇。某日,老同学招呼赴宴,说近贤师来京,点名要见我这个老学生。这时候,近贤师已是学而优则仕,做了家乡的父母官(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而我也已从北大获得博士学位,在高校教书。阔别十余年,近贤师不似旧时严肃,我也不似当年拘谨。近贤师谈笑风生,嘱咐我多为家乡文化建设做贡献。2005年,近贤师任东流镇镇长。东流乃我家乡第一古镇,晋宋之际属彭泽县,陶渊明曾于斯地艺菊,故东流有陶公祠,外江称菊江。2007年,近贤师在东流创办菊花节。2008年,由我出面邀请社科院研究员范子烨博士一行数人出席第二届东流菊花节开幕式。同行诸公对近贤师赞不绝口,盛赞敝邑父母官有昔日陶令之风。近贤师知我博士毕业数年仍为讲师,更于席间托诸公提携。09年以后,近贤师任市交通局领导,因书法上的高深造诣而兼任市直书协主席。近贤师曾亲口告诉我,他这辈子最爱的是书法,从十几岁到知天命之年,每天都练字,从未间断。近贤师也曾教诲我书法是读书人的门面,提醒我有时间要练字。三十年师生,情同父子。我最惭愧的,一是未做教授,不能给老师争光;二是不曾练字,辜负老师厚望。然近贤师亦不以此深责。

近年来,通信技术发达,我和近贤师都用微信,每天都能在朋友圈看到近贤师的书法作品。有时候已经是深夜了,近贤师还在写字。写字之外,近贤师最爱的是写诗。新诗旧诗都写。既高产,又高才。每每看见老师如此勤奋,念及自己的慵懒,我就惭愧万分。近贤师亦颇关注我的动态。我近年致力于青少年国学教育,创办雒诵堂,朋友圈多发相关内容。近贤师颇多谬赞。我的学生李子琳参加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屡做擂主。好几次,都是近贤师第一个发来信息,告诉我子琳又获殊荣。雒诵堂初天班有诗词写作课,每次我将学生作业发到朋友圈,基本已是晚上十点以后。某天,因为师兄毕业,子琳即席填了一首《鹧鸪天》词送别。我将子琳的作业贴了出来,没想到一个小时之后,近贤师朋友圈贴出的最新书法作品,赫然竟是子琳的那首《鹧鸪天》。后来我收到近贤师寄来的墨宝,竟是一式两份。一份我送给子琳作纪念,一份我装裱之后挂在了雒诵堂,以彰近贤师爱人之德、育人之功。

今,近贤师大作《流水的声音》即将付梓,嘱小子为弁言,小子不敏,何敢僭越,谨作跋语以附骥。古人云:“读其诗,不知其人,可乎?”近贤师乃性情中人,忠恕之士,爱人以诚,诲人以真,不坠青云之志,不失赤子之心。其诗志真意永,才情高妙,固无须小子赘言。今略述三十年师生情谊,以见师之为人。赞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之诗,清冽芬芳。立德立言,与日月同光。

受业檀作文谨跋。2016年7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