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诵堂私塾甲午春学期教学手记11·初地班
(2014-05-25 16:06:19)
标签:
雒诵堂檀作文论语声律启蒙少儿国学 |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
正式开讲之前,先给诸生下达两个通知。一是端午节放假,停课一次,但雒诵堂会组织两次雅集。 5月31日上午9点至10点,将应《少儿国学》杂志之邀赴人教社展演,内容是吟诵《声律启蒙》一东和《千字文》第一大段。此项活动,以蒙班同学为主。初地班不满十岁的同学,能用雒诵堂调吟诵这两大段的,亦可以参加。6月2日端午节将于紫竹院组织诗词雅集,上午安排传统音乐(古琴、琵琶)会及弦歌、吟诵、诗钟、诗词教习,并组织飞花令、诗筹、诗牌雅戏活动;下午联句、分韵作诗并以书法形式展示,以问渡吟诗、渔舟唱晚方式结束。此项活动,以初级班同学为主。初地班虽然还未学习诗词写作,亦未学习吟诗,但有《声律启蒙》的底子,可以现场学习。凡欲参加活动,须尽早报名,尽可能家长陪同,亦可以邀请亲朋好友参加,但报名时须告知几人同来。诸生好奇什么是飞花令,遂当场演示,诸生兴趣颇浓,因时间关系,及时打住。跟诸生说及雒诵堂首座子琳背诵诗篇极多,乃无可争议之飞花令主。初地班同学表示要合全班之力挑战子琳。我说晚上我替你们下战书。
《论语》,依旧是全班集体过堂。诵《泰伯第八》全篇及《子罕第九》前九章。
新讲《子罕第九》二章。令诸生先讲,大抵泊宁一人承担。
“子见齐衰者”章,因涉及古代生活方式及礼仪制度,讲得稍多。严告诸生“齐衰”念zi1chui1,万万不能念成zhan3shuai1;“衣裳”之“裳”念chang2,不念shang1。又告诸生为“齐衰”乃丧服,为五种丧服中第二等,与“斩衰”的区别在于“齐衰”卷边、边是齐整的,“斩衰”则是毛边。“斩衰”是子为父服,“齐衰”是子为母服(父卒三年,父在一年)。“冕”“衣裳”乃贵族所服,是有身份人穿的。古人重深衣,但从事劳作的庶人,所穿多短打扮,上下两截。“虽少必作”之“作”,译作现代汉语,即 “起”。古人席地跪坐,跪坐之时,臀部垫在脚后跟上。以示郑重,则“起”。“过之必趋”之“趋”,是疾走。过尊长之前,宜趋。此章与《乡党》诸章内容相近,乃言孔子日常生活,尊重有身份的人,同情家有丧事的人,同情残疾人。
“颜渊喟然叹曰”章,于诸生而言,疏通颇有难度。让几个六年级的尝试了一下都不如人意,最后还是让泊宁做了翻译,但诸生仍不能解。诸生既已尽力而仍不能解,随带诸生逐句逐字解读。“喟然”二字,诸生不解。我说凡是“某某然”都是形容某某样子,“喟然”是形容长叹的样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两句,则为诸生揭明喻体。“仰之弥高”是比喻先生德高如山,无论如何伸长脖子仰望,都望不到山顶再哪里。“钻之弥坚”是形容先生学问深,无论如何用心钻研,都觉得自己还是门外。“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仍是形容先生道德学问高大深厚,不可捉摸,仿佛自己有所体会了,仔细一想,先生的成就还是超过自己所能想象的太多。明告诸生“夫子循循然善诱人”一句,领下数句,不可与上十六字连读。“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是说先生高不可攀深不可测,但恐误导他人以为先生为学太虚,故下言教人之法。又为诸生讲成语“循循善诱”。儒门进学,讲“盈科而后进,成章而后达”,示人以进阶之法。凡与此相悖,即非儒家。某些流派,不从蒙学入手,字犹不识,尚在鼓吹读经能培养大师,真是虚妄。某些流派,天天作秀,学生从学数年,只能上台唱唱木瓜,亦是误认。“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八字,诸生大约明白字义。我告诸生曰,尔等父母或为前四字送尔来此,但若有违后四字,雒诵堂绝不接受。“如有所立卓尔”一句,有人用杨伯峻说,我告诸生曰两千年来古人说此句,皆以“卓尔”属孔子,杨氏以之属颜回,以“卓尔”自许,未见他例。杨氏之谬,此其一。故杨氏书,断不可用。天下有一群不读书的妄人,不读不读古注,连杨注亦不曾读。若遇此等人,切勿与之争辩,且让他文盲一辈子。
《声律启蒙》过堂,男女生分组,一组一段,吟诵下平一先二萧三肴全篇及四毫第一段。男生人数是女生两倍,到底人多理想大,但终不如女生吟得清楚整齐。对对子练习,诸生回家多有认真准备者,举手争着回答。公亮抢着答了几个,我听了,觉得怎么也不像他自己能对的。我问是谁帮着对的,答曰爸爸。大家都笑。泊宁对对子,能力颇强。彤彤以一人之力,所对答案比其他人加起来还多。 “蹴鞠”,诸生半数理解成动词加名词(踢足球),我说课文里是蹴鞠对秋千,明明是当名词用。关于连绵字,专门强调不可拆分的条件优于声母相同或韵母相同。
对对子太嗨,花了太多时间。只疏解了下平四豪第一段。彤彤提问居多。下平四豪第二段,未及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