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诵堂少年国学壬辰暑期教学手记4
(2012-07-12 23:04:39)
标签:
少年国学雒诵堂檀作文大学声律启蒙雒诵堂选唐诗吟诵杂谈 |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
2012年7月12日 周四
第四次课。《大学》过堂。子琳背得烂熟。欣宇和舒凡虽然来雒诵堂之前念过《大学》,但背得都不熟。我问孩子们回家有没有念书,都说念了。我说既然在家念书了,《大学》没背熟,也没关系,7月20日结课之前能背熟就成。今天又新教了两段《大学》,已经到传之六章了。
今天《声律启蒙》学完了《二冬》的三段。孩子们的提问集中在典故上,给孩子讲了毕卓和王恭的事迹,以及项羽戏马台、刘毅蟠龙斋。为了加深孩子们对典故的印象,戏称毕卓啃“大闸蟹”,王恭是“高富帅”,孩子们听得很嗨。加上前几天学的,《声律启蒙》正好学了六段,让六个八岁的小小孩每人吟一段。《雒诵堂选唐诗》,又新学了五首。几个新同学标平仄明显有进步,而且有查韵部的意识了。让孩子们在学过的15首作品中选最喜欢的。子琳还是最喜欢刘长卿《春草宫怀古》,另外几个大孩子改口了,雨轩、子彧、雨宁喜欢戴叔伦《题三闾大夫庙》,美仑、欣宇喜欢卢照邻《曲江花》。小小孩,从心之外的,都坚持最喜欢苏珽《汾上惊秋》。从心有些耻与灌绛同列,改变主意,说喜欢卢照邻《曲江花》。两段《大学》,三段《声律启蒙》、五首唐诗学下来,就到下课时间了。给大家留了两个对子,让回去对。都是四字对,一个是“渔舟唱晚”,一个是“千山暮雪”。
毕竟是在公园里上课,孩子们课间玩得很疯。因此上课之前,让他们静坐了10分钟。让他们坐端正,放下所有的事情,闭上眼睛,深呼吸,在心里数数。我问大家读数到多少,每个人报了自己的数字。新来的几个小小孩诧异于师兄师姐怎么会数得这么少。我说心静了,才能慢下来啊。
美仑和从心两个人对《声律启蒙》和《雒诵堂选唐诗》的吟诵调很熟悉,坚决不要万老师带大家吟。可是几个新来的小朋友还是不太会,她们觉得好委屈,抱怨为什么不要老师多教几遍。看来明天要给美仑和从心做思想工作,教育她们要关注新同学。
欣宇明天就要上英语课,不能再来了。欣宇妈妈说没想到欣宇蛮喜欢这课的,自来雒诵堂之后,天天在家读书。欣宇甚至说不上英语课了,要来跟着念国学。可他马上就要小升初了,只能忍痛割爱。我们跟欣宇妈说,学国学,靠的是长期熏陶,不在一朝一夕。先忙小升初,忙完了再学国学也一样。记得前天舒凡妈妈也说,来雒诵堂之后,舒凡回家就念书了。以前在家要她读经,可困难了。这大概便是氛围对孩子的影响了。一个好的学堂,应能给孩子们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孩子们有归属感,热爱学习。雒诵堂最大的价值,大概便在这里了。
庄老师来访。我和庄老师曾经共过事。他现在出来自己做了。谈及为什么出来自己做。庄老师说还是理念不合,感觉国学不能那样教,所以就出来了。出来之后,觉得自在多了。国学教育,确实不太适合一般的教育培训机构来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