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诵堂少年国学课程壬辰春学期第十三课教学手记
(2012-05-26 22:38:32)
标签:
少年国学雒诵堂檀作文千家诗大学吟诵对联诗钟诗词写作杂谈 |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
2012年5月26日星期六
雨轩来京办暑期出国签证,正好赶上今天的课。又有一个新同学来体验课程。一共到了13位同学。雒诵堂的教室,只设了12个座位。只好临时添了个加座。雒诵堂讲读班的规模暂不想扩大。并不是谁都适合念国学。还是宁缺毋滥为好。
第一节课,照旧是先吟学过的《千家诗》七律作品,又新学了两首——赵鼎《寒食书事》、黄庭坚《清明》。几位爱美的女生还沉浸在上次学的晏殊《寓意》之中,说这两首写得一般。我跟孩子们说赵鼎跟晏殊的身份一样,都是宋朝宰相。子彧说《寒食书事》咋怎么看也不像是宰相写的诗呢?我说虽然身份都是宰相,但赵鼎是落难宰相,他被秦桧迫害,远贬海南,所以这是一个落难宰相写的边方寒食之诗。着重讲了与寒食清明有关的插柳、上冢、禁烟的习俗以及庞老的典故。我说庞老见于三国演义,嘉宣等长于历史的,便猜是庞统或庞德,我说比庞德多一个字,是庞德公噻。让孩子们多体会颈联“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的对仗手法,告诫他们律诗一联上下句意象不宜太近,不可有合掌之嫌。黄庭坚《清明》诗,主要讲了颈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的典故,并强调尾联出句“贤愚千载知谁是”之贤愚从颈联两句来,写诗谋篇当注意起承转合、相互照应。又让孩子们体会“桃李笑”之“笑”和“草木柔”之“柔”字练字手法,告诫他们诗写出来之后,须先练字,必选换掉俗字和平字。
第二节课,照例先《大学》过堂。梦熹背漏了一小段,荷马一大段不会背,小兵两小段不会背。奕周、子琳、景琦,背得烂熟。雨轩一节课也没跟着上,但基本能背出来。只是有几个字音读错了,大家大笑的同时,给以热烈掌声鼓励。荷马背的时候,吐字尤不清楚。荷马背完之后,我立即跟大家强调,诵书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要全身心投入,吐字不可不清,宁慢勿快。过堂的时候,或许是为了赶时间,没有一个人用我教的调子。过堂完毕,我说今天没有一个人用诵法。子彧说嘉宣师兄本来要诵的,但是被他劝阻了。我说那就让嘉宣师兄领大家齐诵一遍吧。新教了传之四章、五章,其实就是几句话。让子彧先示范诵了一遍。我也给大家诵了一遍。以“无情者不得尽其辞”为例,强调此句必作三顿,盖文义文势使之然耳。诵古文辞,须字正腔圆、依字行腔,尤须照顾文义文势。问孩子们这句中的“情”是何意,皆不能解。再次强调先秦文字,“情”多作解为实。然后以齿为序,让每个孩子领诵了一遍。第三遍的时候,我问有人会背了么?只有梦熹举手。我让梦熹背给大家听,不太熟练。于是大家一起一口气诵了十余遍。
留了40分钟写诗。低年级的依旧是对对子,这次的出句不再是两字,而以三字四字为多,如“龙蛇蛰”“山溪野径”“树树秋色”之类。多数孩子应付不过来。荷马的优势顿时显现出来,小兵仅次于荷马。因为今天读的两首都是清明诗,我说今天就都写清明吧。给景琦的诗钟题目是分咏“清明、龙”,景琦交上来的作业对仗不甚工整。高年级写诗的几个,倒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我跟子誉说诗要写得漂亮,虽然写清明上坟,但不能拿来作拍恐怖片的底本,让她对初稿作推敲修改。雨轩诗有句曰“上冢禁烟星落时”,我说上坟有必要在天还不亮的时候吗?又有句曰“插柳清明山色好”,我说插柳是将柳叶插在自家门上,莫非你家住在山上?子琳有句曰“谁闻泪作灰”,我说“泪作灰”前的动词用“闻”合适么?美仑问有没有“青霞”这个词,我说古诗词多用“赤霞”一词。美仑跟子琳都用的十灰韵,有一句几乎相同。我夸美仑诗写得越来越好,快赶上子琳了。美仑说不敢超过子琳,但要超过子彧。看来子琳的首座位置,还是不可撼动。
兹录雒诵堂诸弟子课堂清明诗作业于下:
奕周:山头梨淡白,冢上柳深青。年岁花相似,无人在旧亭。香车怜旧貌,心事有谁听。此世无缘续,翩然化蝶瞑。(下平九青)
嘉宣:青苔铺绿迎桃李,笑靥含香粉蝶飘。近看土焚魂未尽,轻烟漫入火云烧。(二萧)
雨轩:梨花盛放旅人思。上冢禁烟伤此时。佳节清明山色好,独悲白蝶返还迟。(上平四支)
子琳:野径梨花笑,谁怜泪作灰。断云风拂面,插柳雨沾鳃。上冢念庞老,饮醅卧碧苔。五陵今不见,春日独徘徊。(十灰)
子彧“四月六日忆清明”:三月风寒日,空山絮未飞。复归荷芰外,静坐忆清晖。
美仑:龙蛇惊地动,彩蝶唤花开。上冢思庞老,禁烟念子推。赤霞拂柳笑,青雾伴情徊。贤友今朝至,劝君尽一杯。(上平十灰)
子誉:抛花上冢清明祭,热泪沾襟五脏伤。白蝶哀飞伴魄去,血鹃悲啭叙情长。(下平七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