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檀作文
檀作文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146
  • 关注人气:1,9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雒诵堂少年国学2012寒假第十课教学手记

(2012-02-05 23:08:01)
标签:

少年国学

雒诵堂

檀作文

论语

千家诗

吟诵

杂谈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201225星期日

                  

奕周跟亮仔今天没来。景琦来了。新来了一个小朋友泊宁。

 

第一节吟《千家诗》。因为有新来的小朋友,很正式地复习了一下前几篇。又新教了两首。祖咏《苏氏别业》诗,六艺国学馆本作“澧水映园林”,记得《全唐诗》本是“沣水映园林”。有人把“陈澧”的“澧”字简化成“沣”,有人把“沣”字的繁体错成“澧”。没文化,真可怕。问孩子门“南山当户牖”的“当”字什么意思,子彧说是正对着。杜甫《春宿左省》诗,跟孩子们讲了左省就是门下省,孩子们不太懂,我提醒他们以后学历史要留意唐代的三省六部制。问孩子们“垣”和数(shuo)字什么意思,他们倒是知道是墙和数次的意思。

 

第二节课学《论语》。齐诵《宪问第十四》《卫灵公第十五》各一遍。两篇都蛮长,孩子们说好累。可能是子彧起调起高了一些。每次诵书,感觉贯穿首尾的只有我和夭夭老师的声音,学生中只有子彧诵得最投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在其中,非易事。新学《季氏第十六》第一章。高年级的几个都觉得生字多,有些怯。结果由最小的泊宁读,念得从容典正,一下子把大家都镇住了。合雨轩、子彧、美仑三人之力,基本能疏通文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之“相”,古注但云“辅相”,朱子、钱穆、杨伯峻诸人则具体解释成“相盲人之道”,窃以为古训为优。“而在萧墙之内也”,郑注以为指阳虎,时代恐不合。冉有为季氏宰在季康子之世,阳虎早已不在鲁国。古训多以墙为屏,以君臣相见之礼说萧墙,则萧墙当指鲁君哀公。然验以旁证,如《韩非子》“不谨萧墙之患,而固金城于边境”,则不当指鲁君,仅指内乱而已。

 

第三节课写诗。

子彧要写五律,仍旧只写了半篇。美仑的初稿生造词语太多,我让她拿回去重改。

雨轩交了作业。

雨轩《合昏》:合昏初夏生。蝉出竞相鸣。桂影自空见,花含露水盈。

景琦写的诗钟。“分咏:烟花·元宵”:散花爆竹飞星火,纱笼灯市别样红。

小兵和泊宁对对子。泊宁第一次学习平仄,刚开始有些怯。我和夭夭老师让他从一字对对起,很快就入门了。小兵在一边时不时帮泊宁,我让小兵不说话,让泊宁自己对。我出“草”,小兵说flower,得意得说你不懂吧?泊宁说花。泊宁说我在美国呆过半年。小兵说我在美国呆过四年呢。小兵对了几个二字对,我让她对“日边红杏”,并提醒她《千家诗》里有,她说没有,自己倒是对了个“嘴里绿茶”。泊宁拿了笔画了很多字,我居然一个也不认得。我见他对认字有兴趣,就拿了《说文大字典》,让他认说文部首,小兵也跟着一起认。

泊宁还没上小学,居然认得好些篆字,真是了得。泊宁大约是我见过同年龄段国学程度最好的小朋友了。据妈妈说,《论语》《大学》《中庸》基本会背。今天第一次跟我们吟千家诗,吟得忒投入,从来没念过的诗,跟着学三遍,就会吟。除了上课时间太长,说有些累之外,安安静静的,绝不吵闹,真是难得。正是我所期待的国学少年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