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雒诵堂少年国学辛卯秋学期第十五课教学手记

(2012-01-08 00:01:19)
标签:

少年国学

千家诗

论语

吟诵

雒诵堂

檀作文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雒诵堂少年国学辛卯秋学期第十五课教学手记

201217 星期六

 

本学期最后一次课。赶上下雪,原以为会有好多同学不来。没想到除景琦之外,孩子们都来了。还多了两位来体验课程的新同学。家长也来了好多。座位不够,只能委屈家长们站着旁听,真是过意不去。雨轩的书法作品“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装裱出来了,颇是大气。

 

因为是最后一次课,没讲新的内容。第一节课让大家吟诗。男生一组,女生一组。男生吟135……奇数篇,女生吟246……偶数篇。女生组比男生组少一个人,而且有两位是第一次来。我安慰她们说你们比男生吟得好太多,完全可以以少胜多。况且可以拉万老师跟你们一起吟。结果是男生组吟得非常有气势。女生组生气全无。美仑据说今天嗓子不好,没怎么开口。子誉声音也很小。只有子琳跟小兵两个人的声音。男生组以子彧为中坚,梦熹为先锋,其他几位齐心合力,完胜。一共吟了七十首七绝。给两位新来的同学解释了一下“平长仄短、逢入必断”的吟诗原则。然后让每人分别选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吟出来供大家欣赏。嘉宣吟的是赵师秀《有约》,我笑着说大师兄是微博控,每天在微博上熬到“夜半”。小师妹小兵最喜欢的,跟大师兄嘉宣是同一首。雨轩吟的是程颢《春日偶成》。子琳和子彧,最喜欢的居然是同一首苏轼《中秋月》。两人各吟了一遍。看来这两孩子已经开始欣赏感伤了。子琳另外吟了一首朱熹的《秋月》,我说子琳喜欢美丽的意象,所以喜欢这篇。美仑吟了高骈的《山亭夏日》,我说美仑是因为喜欢“水晶帘”才吟这首诗的,美仑说“人家分明喜欢满架蔷薇一院香”嘛。子誉吟的是王建《宫词》。这三个女生都喜欢诗,喜欢美丽的意象,是三人帮,专门组队欺负男生。正茂吟的是《寒食》,用了雒诵堂和陈琴老师两个调子。荷马没吟。梦熹吟的是王安石《元日》。敏宽吟的是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真没想到敏宽居然最喜欢这篇诗。我把敏宽的《千家诗》课本展示给大家看,每读一遍,都做了记号。每首诗的题目下面,都画满了正字。孩子们说这才是“读书破万卷”啊。

 

应《小学语文·国学》的素闻老师之约,第二节课专门讨论《论语》和礼。先跟孩子们一起诵了一遍《论语·颜渊第十二》,然后开始讨论。为了让孩子们畅所欲言,我没做任何限定,只是提醒孩子们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说,记得《论语》里哪句,就引用哪句。讨论了一节课,涉及到“礼与履”“礼与别”“礼与仁”“礼与恭”“礼与敬”“礼与让”“礼与祭祀”“礼与孝亲”“礼与治国”等多方面。讨论的时候,正茂和嘉宣表现最好。正茂的《论语》烂熟于心,不假思索地就背了《乡党》等篇目的好多段。全日制读经学校里出来的孩子就是不一样。《论语》诵读过不下一百遍,早已在他的心里生根。讨论问题,脱口而出。其他的孩子不是读经学校里出来的,《论语》通读不到十遍,便做不到脱口而出。讨论问题的时候,信心便明显不足,基本开不了口。嘉宣估计是因为读国际学校的缘故,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结合日常生活方面,说得非常好。孩子们的讨论非常好,我们做了全程录音。这次讨论课对我也有很大的启发。一是《论语》诵读过一百遍跟随意读读,效果完全不一样。以后应该考虑暑假开“《论语》一百”班。二是要定期组织孩子们上讨论课,系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的《论语》讲读课虽然有讨论,但时间给的不够,不足以充分展开。

 

最后只剩了20分钟,孩子们还吵着要写诗。我说下雪了,就咏雪吧。不写诗的,就作一个诗钟,“礼花”四唱。敏宽老早就吵着要对对联,自己拿了万老师对联题目去对。小兵将《小学语文·国学》上的题目全做了一遍,还给万老师画了两幅像。梦熹片刻就写了一首五绝。押的四支韵。可惜三四两句平仄不协。我让他自己吟,他说平仄错了好多。我说去改一下噻。他呼呼噜噜又写了一首。他大概觉得还是重写省事吧。

新来的雨宁在子琳帮助和我的提醒之下,诗钟作业写得蛮好:“千秋仁礼安天下,万顷霜花醉帝都。”

子誉的诗题,居然是《礼花》:迎新礼竹雄。送去一年终。未到放花日,先爆暖意洪。

嘉宣《游峨眉金顶》:雾松直上映冰心。别有美猴窜晚霖。阳照普贤银雪落,兴君传道共清吟。

雨轩《咏雪》:壬辰降至天飘雪,凛冽冬风破碧空。飞雁何时重复返,青龙参宿映苍穹。

美仑《咏雪》:茅舍铺银毡。晨窗落玉璇。傲梅霜里默,君我别香缘。

子琳《咏雪》:纷旋梅逊白,簪冷月辉分。踏雪觅春去,飞花映暮曛。

子彧《咏雪》:不知冬景冷,常受落梅欺。未觉春将至,丹阳映雪枝。

时间太短,孩子们居然多数能完成作业,真不容易。但缺点也很明显。多数字迹潦草,未标韵部,或者没署名。都被我打回去重弄。美仑说韵部是十三元,我说不可能,她自己查韵书,发现果然不是。

 

雒诵堂少年国学辛卯秋学期十五次课,终于全部上完。吟完《千家诗》所选全部七绝,读了四篇《论语》。更重要的是,让新加入雒诵堂少年国学课程的七八个小朋友喜欢上了吟诗和对对联,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对“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儒门之学,有所理解。

 

跟大家商量了一下寒假课程安排。决定节前上5天课,元月14-18日上课。节后上10天课,21-211日上课(26日元宵节,停课一次)。每天晚上6点到9点上课。一小时念《千家诗》,一小时读《论语》,一小时诗词写作。

初级班亦拟在21日开班,准备花一年时间,带孩子们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重点放在《千字文》和《声律启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