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雒诵堂少年国学辛卯秋学期第十一课教学手记:

(2011-12-03 23:26:26)
标签:

雒诵堂

檀作文

少年国学

论语

千家诗

吟诵

对联

诗钟

杂谈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201112月3日

 

12个小朋友都到了,个别迟到。敏宽感冒数日,相对虚弱,比较粘人。美仑和荷马带了糖来跟大家分享。

 

六点十分开始念《论语》,梦熹领诵《颜渊第十二》《子路第十三》。讲读《子路第十三》剩下的几章,子琳、子彧、嘉宣、雨轩、美仑、子誉,六个高年级的一起汇讲,我再点拨一下关键字词,一点儿悬念也没有。

 

第二节课吟《千家诗》。习静10分钟后,新教了5首七绝。因为以齿为序,一个人诵毕,大家齐诵;再由一个吟罢,大家齐吟。小兵和敏宽没有轮上,很失望。尤其是小兵,她可是一直在嚷嚷:“我不喜欢念《论语》,我要吟《千家诗》。”于是从他们两个开始,每个人吟一篇七绝。小兵声音不大,但吟得很好。敏宽有些跑调,大家都在帮他。他急坏了,冲大家摆手,说要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每个人吟了两首七绝。雨轩还是习惯拉上子彧帮忙。荷马是后进,才来过几次,调子也不是很熟。轮到荷马,总是有其他同学热情帮忙。不曾想,轮到荷马的,是篇独木桥体的七绝,梦熹领吟的,第三句的平仄搞错了。高年级的几个马上指出来了。于是夭夭老师带大家重吟了好几篇。还专门一句一句地教了一遍。两轮下来,敏宽问什么时候下课。我问大家还想吟诗不,荷马和敏宽说不,美仑、小兵等大声说要。于是让想吟的人,又继续吟了一轮。敏宽虽然自己不吟,但师兄师姐吟的时候,他总是跟着吟,也不看书。原来在家里下了很多功夫。我看他书上画了好多正字,估计是妈妈在家带他吟过很多遍。敏宽跟师兄师姐一起吟的时候,小兵也跟着吟。小兵酷爱吟诗,她总是说我要吟,不要诵。轮到她诵的时候,她就要和别人换过来。大概小兵觉得吟诗跟唱歌一样好玩吧。

 

第三节课写诗对对联。因为昨天下雪,便让能写诗的写咏雪诗。景琦和子茂作诗钟,题目是“雪花四唱”。

小兵、荷马、敏宽对对联。对对联的几个,二字对、三字对,没问题;四字对,还是不成。记得出“牛奶”,小兵对的是“果汁”,荷马对的是“豆浆”。

景琦对对子和做诗钟,都蛮熟练。很快就交了作业上来:“银白大雪铺城市,橙色荷花占草坪。”我说白字入声啊,他说哦,还有荷花也不能开在草坪上啊。于是改成“白银大雪铺城市,橙色荷花占水池。”子茂折腾了许久,妈妈还跑过来出主意,但诗钟纠结于几个字搞不定,跟我说:“老师,给我出对联吧。”我说你能搞定的,你前面写的基础已经不错,改几个字就行了。我看见他的草稿是“今年下雪与君玩,他日落花和谁赏。”我和子茂说,对联上句收尾要用仄声字,下联收尾要用平声字,你把“赏”字移到上句末尾就行啊。子茂自己也知道“谁”是平声,不能对“君”,问我什么字可以对“君”,我说你用“我”噻。于是改成了“今年下雪与君赏,他日落花唯我观。”

梦熹的咏雪诗写的是五绝,三四句是“大地铺牛奶,黑猫变白毛。”格律没问题。但第二句跟第四句不押韵,我让他改。他不知道用什么字,我让他把《声律启蒙》拿来,让他自己念下平萧肴豪三篇,找押韵的韵母。梦熹、敏宽、小兵、荷马几个小小孩,虽然念了一段时间《千家诗》,但积累还不够。因为不曾念过《声律启蒙》,所以对四字以上的对偶尚难对付,更不用说写诗了。《千家诗》的绝句部分学完之后,准备带孩子们念《声律启蒙》。子琳、子彧今天课上还吟了几段《声律启蒙》,子琳说总是想起万老师教的调子。子彧说都是押韵的,很难忘。子琳子彧跟我念过小半本《声律启蒙》,也该找时间捡起来了。等我的《声律启蒙》读本出来之后,就带孩子们念。

其他几个都说作诗钟比写诗容易。子誉却说写诗比作诗钟更容易。前两次的诗钟作业,子誉都未完稿。这次换写诗,很轻松地搞定了。《雪景》:“飒飒寒风迎雪天。无边湖面玉冰坚。千家万户备粮早,但却无人贴对联。”

雨轩《雪景》:“冬日年终初降雪,路人飞鸟已无踪。银沙落地即成水,穿石清清草木中。”

嘉宣《冬景》:“白绒银雪铺云点,璧玉冰心覆赤松。风卷绿林白虎啸,腊梅香自月寒冬。”

子琳《绛雪》:“璇花千顷自青苍。瑞雪丰年已在望。柳絮风飘盐可拟,一枝梅绽雪犹芳。”

子彧的底稿没留给我。

美仑的前三句写得很美,第四句写得不够好。希望她能写出完美的第四句,因此一直没让通过,带回家去改了。

 

子琳说她要在学校里做40分钟的国学演讲,想讲《论语》吧,又怕同学们没兴趣,问我怎么办。我说你可以从《千家诗》里选四首诗,分别是写春夏秋冬四季的,给大家讲,并且教大家吟啊。

 

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凡是来雒诵堂念过半学期以上的,都能养成读书的习惯,会把吟诗当成一种乐趣,感受世界和表达情感的方式,也都更加富有诗意和美感。这足以令我欣慰。涵泳经典,涵养性情。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贵的好人。但愿来雒诵堂的孩子们能渐渐体会到雒诵堂“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教育精神,将来能做“正心诚意、修己安人”之君子。

 

来雒诵堂念书的孩子,相处亦甚好,颇有敬业乐群之气象。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孩子们太需要交朋友。雒诵堂的教室故意安排成师生围坐一堂,便是为了尽可能地充分交流。发现孩子们相互之间都摸清了对方的习性。女生最喜欢“欺负”子彧。美仑今天见到子琳就拥抱,并且提出要和子琳换位置,因为子誉老拿笔戳她。可是隔了个子琳在中间,子誉还是碰她。小兵说美仑是坏姐姐,因为美仑老摸她。可是小兵又偷偷地在书上写了美仑姐姐四个字。原来他们的互相“讨厌”是这样子的。荷马今天挨着美仑坐,熟悉之后,也开始骚扰美仑了。看来谁和谁挨着坐,也得专门安排才行。挨着坐的,既要气味相投,又不能过于黏糊。过黏,就会影响课堂秩序。夭夭老师建议,回头安排几个年纪小的,都坐靠窗户一边,方便喝水,对对联的时候,又可以集中管理。敏宽今天坐不住,可能是因为上周病了的缘故,没有足够的精力念书。敏宽迷上了加湿器,总是跑过来玩。小兵受他影响,也跑过来玩。敏宽提出来要做到老师旁边,我以为他在寻求依赖感,同意了。夭夭老师觉得他是找借口,接近加湿器,不同意。看来下次教室里,还要减少吸引孩子们注意力的稀奇玩意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