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诵堂少年国学辛卯秋学期第四课教学手记:
(2011-09-25 00:14:50)
标签:
少年国学檀作文吟诵雒诵堂诗词论语杂谈 |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
雒诵堂少年国学辛卯秋学期第四课教学手记:
2011年9月24日星期六
小兵下午有活动,没来上课。下午的诵读班也没别的学生了,还是合班吧。
茂时蓄德君来考察雒诵堂,未能观摩课堂。和茂时蓄德君聊了一会儿。感觉海外华人家庭对国学远比国内家庭更为重视。茂时蓄德君说她家长公子跟家有春夏君后面读过经,和春子、凯文都是同学。这样程度,庶几可以跟得上雒诵堂晚间的讲读班,只是诗词写作估计会有些难度。茂时蓄德君是一个人来的,看上去好年轻,以至于我一时没能把她和孩子家长对上号,还以为是某青年学生来访。
晚上的课到了九个人:子琳、子彧、嘉宣、雨轩、景琦、梦熹、敏宽、美仑、子誉。
敏宽到得最早,带了一个爆炸型的愤怒的小鸟,说梦熹见了一定会高兴,正说着,梦熹就到了。他俩年纪最接近,玩得也好。他们两个商量,用爆炸鸟吓唬晚来的哥哥姐姐。结果谁也没被他们吓到,就听见他们自己尖声喊叫。我们准备了水果,木铎读经社的张欢、杨洋二君来访,也带了水果,雨轩和妈妈又带了水果。于是我们一边开水果派对,一边吟诗。不到半小时,就吟了40首七绝。我让子琳领大家吟。吟到一半,梦熹就成了领吟。
又新教了5首七绝。每次让一个同学先诵一遍,然后齐诵一遍;再让一个同学吟一遍,大家又合吟一遍。“平长仄短、逢入必断”的诵法,大家都掌握得很好。吟的时候,也都能区分平起式和仄起式的调式不同。我跟孩子们说,其实仄起式的诀窍就是前四个字基本是联在一起的,第四个字后才有明显的拖腔;平起式是第二个字后面就要有拖腔。他们便都明白了。雒诵堂“先进”弟子吟诗,自无问题。“后进”弟子美仑、子誉有皆有音乐基础,美仑更有率尔精神,吟得颇主动,子誉稍嫌低调,但一旦吟起来,也有板有眼。新教的5首,要求孩子们标平仄和韵部。敏宽和梦熹,只要求标平仄。其他几个年长的,要求标出韵部。景琦未带《诗词格律》,便也只标平仄。美仑和子誉,是第一次标韵部,现场培训她俩查韵部。急性子的美仑顿时纠结于上平声和下平声的区别,我跟她解释说平声韵太多,排不下,就分成上平、下平两部分排了,她说:哦,这么简单啊。估计多标几次平仄和韵部,美仑和子誉,也就习惯使用韵书了。
第二节课念《论语》。课前,习静十分钟,大家表现都很好。嘉宣数到了300,子誉才数到19.大家都好诧异。我问她怎么数的。她说,我先数一,然后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大家都乐坏了。《论语》只诵了《先进》篇。新讲了数章,《先进》篇只剩最长的“侍座”章没讲。子彧说自己以前背过《论语》,他和子琳两个基本能疏通《论语》的章义。美仑和子誉也爱发表意见。他们几个讲不明白的地方,我才点拨一下。讲“闻斯行诸”章,我提醒他们这就是著名的因材施教。并且拿他们譬况。我说美仑是急性子,蛮像子路,所以我老劝她慢慢来,不着急。又说子琳写诗有一定基础,所以她的诗写出来,我总是说应该写得更好。但对于刚刚学写诗的同学,我就总是说写得很好。因材施教,就是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差异性教学。讲“子畏于匡”章,他们几个人基本能把故事背景说出来。讲“季子然问”章,子彧说“具臣”的“具”就是有用的工具,子誉说就是有才干。我说这么解释也可以。但是《集解》和《集注》都把“具”将成“备”,聊备臣数而已。“子路使子羔为费宰”章,我问孩子们子羔是谁,他们答不上来,我就说是高柴啊!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柴也愚。”我说高柴是子路的小跟班。美仑问,柴怎么愚啊?子彧说,子路死之前,就跟高柴在一起,他要是聪明的话,就会拦住子路,不让去了。
念完《论语》。木铎读经社的张欢、杨洋二君起身告辞,又给我行了三次礼。子琳她们很好奇,问这是什么仪式。身教大于言传。子琳他们庶几有所熏染。
最后剩三十分钟写诗。敏宽和梦熹写不了,让他们继续标平仄。景琦主动要求跟敏宽和梦熹一样。于是他们三个人标平仄。师兄师姐写诗。梦熹很快就标好了,拿过来给我看,我又让他一首一首地吟给我听。景琦第二个过来,我也让他吟给我听。敏宽是吟给夭夭老师听的。他们三个很快没事干了,夭夭老师组织他们三个玩接龙,他们选了千字文,一人两句,也就十分钟,就背完了。于是又在那里吟千家诗。下次,他们不写诗的话,就让他们念《声律启蒙》。他们三个小家伙,估计把师兄师姐吵得够呛。
嘉宣、雨轩、子琳、子彧、美仑、子誉,都在三十分钟之类完稿。子彧对自己的作品不太满意,说要带回去改,没把作业交给我。子琳第一稿很快完成,但我觉得纠结,要她改,她很快又写了一稿。嘉宣和雨轩在我的质疑下,也改了数字。我不喜欢给他们改字,但经常会对他们的诗提出各种质疑,让他们自己改。
这次主要是教美仑改诗,美仑写《梅花》,最后一句,原作“冰心毅自赏”,我说“赏”字出韵,她换成“强”,我说最好写到自己跟梅花的关系,她将“毅”改成“余”,我说“自强”嫌过,又改成“自将”。次句,原作“独傲展自(?)芳”,我说出律,她改成了“芬芳”,我说有没有更好地说法呢,最后改成了“孤芳”。大概美仑改上瘾了,回到家,还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首句的“寒冬隐暗香”,“寒冬”二字改“银妆”,是不是更好些?这孩子还真蛮用心的。
发现子誉写诗也还有感觉。“先进”习惯找我要题目。子誉和美仑一样,习惯写自己想写的。一开始写的时候,子誉就在纸上写下了“柳下读书”四个字,然后一句一句地往下写,绝无凑句之病;前两句定了韵部,再想后头的韵脚。真是有章法。
下学的时候,跟子誉妈聊了几句。子誉妈说子誉很喜欢写诗,在家里就琢磨怎么写,兴趣明显超过念论语。子誉妈又问我子誉课外最好读什么书。我说现代文其实不必专门读的。如果要读的话,完全看孩子的兴趣就可以。子誉妈说子誉爱看曹文轩先生的书。我本想建议子誉读些历史书,但子誉妈说子誉对历史没啥兴趣。雒诵堂诸弟子,男生都偏爱历史,女生更爱诗词。这大概是由性别确定的。
附:本次课堂作业
嘉宣课堂作业【秋】:清风拂槛映千秋。气爽寒江飞白鸥。落日红莲花似海,翩翩舞蝶落花流。
雨轩课堂作业【落日】:申时落日红。虹现映苍穹。孤雁飞何处,秋蒿余几丛。
子琳课堂作业【秋分】:金风寒飒飒,秋旻比澄泓。日月纷争解,云旌不复征。
美仑课堂作业【梅花】:银装隐暗香。独傲展孤芳。群卉皆垂首,冰心余自将。
子誉课堂作业【柳下读书】:静坐院中廊。吟诗细语长。秋风拂柳叶,树下读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