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宣夜说安天论
(2011-05-03 12:03:48)
标签:
庄子逍遥游宣夜说安天论杂谈 |
分类: 读书随劄 |
读《晋书·天文志》言宣夜说安天论,忽悟《庄子·逍遥游》篇一句之所本。盖庄子之天文认识,乃宣夜说也。或曰:宣夜说,自《庄子》出。
《庄子·逍遥游》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晋书·天文志》
宣夜之书亡,惟汉秘书郎郗萌记先师相传云:“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瞀精绝,故苍苍然也。譬之旁望远道之黄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深谷而窈黑,夫青非真色,而黑非有体也。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是以七曜或逝或住,或顺或逆,伏见无常,进退不同,由乎无所根系,故各异也。故辰极常居其所,而北斗不与众星西没也。摄提、填星皆东行,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迟疾任情,其无所系著可知矣。若缀附天体,不得尔也。
成帝咸康中,会稽虞喜因宣夜之说作《安天论》,以为“天高穷于无穷,地深测于不测。天确乎在上,有常安之形;地块焉在下,有居静之体。当相覆冒,方则俱方,圆则俱圆,无方圆不同之义也。其光曜布列,各自运行,犹江海之有潮汐,万品之有行藏也”。
前一篇:卫灵公夫人之贤
后一篇:[转载]不一样的国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