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礼传”、“礼经'解
(2011-04-17 12:33:10)
标签:
颜氏家训礼经礼传杂谈 |
分类: 读书随劄 |
《颜氏家训·序致第一》:
虽读礼传,微爱属文,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
王利器先生《颜氏家训集解》以“礼传”连读,为之作注曰:
《礼传》,所以别《礼经》而言,《礼经》早已失传,今之《礼记》与《大戴礼记》,即《礼传》也。
窃以为此注未妥。盖因“礼传”“礼经”,《颜氏家训》皆不止一见。今据《颜氏家训》一书文例,另作新注云:
《礼》、《传》:《颜氏家训·勉学第八》云“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礼》、《传》与《诗》、《论》对文,《诗》、《论》既指《诗经》《论语》,则《礼》、《传》指《礼记》及《春秋左氏传》。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此注以礼传连读:“《礼传》,所以别《礼经》而言,《礼经》早已失传,今之《礼记》与《大戴礼记》,即《礼传》也。”似不确。《颜氏家训》“礼经”一词出现频率极高,至其据《礼经》所引,则多为《礼记》之文。则“传”固为解经之说,西汉戴德、戴圣兄弟传先儒说礼之文,分别为《大戴礼记》、《(小戴)礼记》,从体例上说,实“传”而非“经”;然《颜氏家训》行文用例,“礼经”为一词,“礼、传”为二词;“礼经”即为“礼、传”之礼。
“礼传”在《颜氏家训》中出现2次。分别在《序致第一》、《勉学第八》,已见上引。
《勉学第八》之“礼传”,王利器先生则读为礼、传,未曾连读作一词处理。
“器案:本书《序致》‘虽读礼传’,钱馥曰:‘《传》盖谓《春秋三传》也。案:《礼》指《礼经》。’”
“礼经”在《颜氏家训》中出现2次,皆在《风操第六》。
《风操第六》:
吾观《礼经》,圣人之教:箕帚匕箸,咳唾唯诺,执烛沃盥,皆有节文,亦为至矣。但既残缺,非复全书;其有所不载……
所据则多本《礼记·曲礼》《礼记·内则》
又:
《礼经》:父之遗书,母之杯圈,感其手口之泽,不忍读用。
所据则《礼记·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母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
《颜氏家训》引经典,亦有单亦《礼》字标目者,如
《风操第六》
《礼》曰:“见似目瞿,闻名心瞿。”……又:“临文不讳,庙中不讳,君所无私讳。”
《礼记·曲礼上》:“君所无私讳,大夫之所有公讳。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
《止足第十三》
《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
所据乃《礼记·曲礼上》:“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书证第十七》
《礼》云:“苦菜秀。”
所据乃《礼记·月令》:“孟夏之月,苦菜秀。”
《礼》云:“定犹豫,决嫌疑。”
所据乃《礼记·曲礼上》:“卜筮者,先圣之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也。”
《礼》云:“庶方小侯。”
所据乃《礼记·曲礼下》:“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曰某人,于外曰子,自称曰孤。”
《杂艺第十九》
《礼》曰:“君子无故不彻琴瑟。”
所据乃《礼记·曲礼下》:“大夫无故不彻县,士无故不彻琴瑟。”
则《颜氏家训》之《礼》与《礼经》,皆指《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