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好用“虮虱”取名
(2011-04-11 11:48:56)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随劄 |
《颜氏家训·风操第六》提及古人取名之可笑,曰:
周公名子曰禽,孔子名儿曰鲤,止在其身,自可无禁。至若卫侯、魏公子、楚太子,皆名虮虱;长卿名犬子,王修名狗子,上有连及,理未为通,古之所行,今之所笑也。北士多有名儿为驴驹、豚子者,使其自称及兄弟所名,亦何忍哉?前汉有尹翁归,后汉有郑翁归,梁家亦有孔翁归,又有顾翁宠;晋代有许思妣、孟少孤,如此名字,幸当避之。
据《史记·韩世家》:“十二年,太子婴死。公子咎、公子虮虱争为太子。时虮虱质于楚。”则“魏公子”当为“韩公子”。
《荀子·议兵篇》云:“齐之田单,楚之庄跷,秦之卫鞅,燕之缪虮,是皆世俗所谓善用兵者也”。
足证春秋战国之际,王公贵族,乐以虮虱为名。
前一篇:东山杏花谷记
后一篇:民国私塾所读分级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