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周邦彦玲珑四犯秾李夭桃 |
分类: 诗文赏析 |
玲珑四犯
秾李夭桃,是旧日潘郎,亲试春艳。自别河阳,长负露房烟脸。憔悴鬓点吴霜,念想梦魂飞乱。叹画阑玉砌都换。才始有缘重见。
夜深偷展香罗荐。暗窗前、醉眠葱蒨。浮花浪蕊都相识,谁更曾抬眼。休问旧色旧香,但认取、芳心一点。又片时一阵,风雨恶,吹分散。
【题解】
本篇当是周邦彦于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调任国子主簿,重返汴京,写赠旧日情人之作,抒写了数年离别的相思之苦。词人为重逢而喜悦,又为不能长相厮守而惆怅。
【句解】
秾李夭桃,是旧日潘郎,亲试春艳。自别河阳,长负露房烟脸
“秾李”、“夭桃”,皆用《诗经》语典。《诗经·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用桃李起兴,比喻女子的美艳。周邦彦此处用“秾李”、“夭桃”来比喻意中人,再贴切不过。旧日潘郎,自然指的是西晋的美男子潘岳。《晋书·潘岳传》里说潘岳年少英俊,驾车出游洛阳道,妇人见到都往他的车上投掷鲜花水果。南朝诗人徐陵《洛阳道》诗里说“潘郎车欲满,无奈掷花何。”对于一个女子来说,最大的荣耀莫过于得到潘郎的眷顾。“春艳”,即艳丽的春花,即“秾李”和“夭桃”。“亲试春艳”,是比喻性的说法,是说“潘郎”亲自相中的。“试”,是初次的意思。周邦彦极喜欢用这个字。“旧日潘郎”,是词人自比。“河阳”,是地名,即今河南孟县。《白氏六帖》:“潘岳为河阳令,树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自别河阳”,自然是用潘岳的典故,同时也兼用江淹《别赋》“君居淄右,妾家河阳”的语典。“露房”、“烟脸”,上承“秾李”、“夭桃”。“房”,即花房。因花瓣常沾露水,所以说“露房”。“烟脸”,形容花儿面容美幻如烟。“长负”,是长久地辜负。此数句,不过是词人自己说,自打分别以后,长久辜负了佳人。
憔悴鬓点吴霜,念想梦魂飞乱。叹画阑玉砌都换。才始有缘重见
“憔悴鬓点吴霜”,自然是用“潘鬓”的典故,同时也在用李贺《还自会稽歌》“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的语典。“鬓点吴霜”,是形容开始有白发了,像是霜落在头上。周邦彦曾知溧水县,从溧水调任国子主簿。溧水在吴地。头上白发,为何人而生呢?都只为朝思暮想伊人阿,多少回梦魂飞渡。“梦魂飞乱”,极言相思之苦。沈约《别范安成》诗里说“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梦中不识路,却又魂牵梦绕,因而走错路,所以说“梦魂飞乱”。李后主词里说“雕栏玉砌应犹在”,是异地料想之词。本篇“叹画阑玉砌都换”,是此地目睹之景。都道“物是人非”,奈何物也不是从前之物了,如何能不叹息呢?虽然景物变幻,且喜见到所思念的那个人。以“才始”,承接“都换”,极言时日之久。
夜深偷展香罗荐。暗窗前、醉眠葱蒨。浮花浪蕊都相识,谁更曾抬眼
“荐”,是席子。“香罗荐”,是女子所用精致而讲究的席子。“夜深偷展香罗荐”,是说女子深夜时分背着人铺好枕席。有情人久别重逢,自当温柔同眠。可是词人却未能入眠,他在看意中人。两人重逢,或许喝了几杯酒。酒不醉人人自醉,女子或许是不胜酒力,在靠近窗子的枕席上睡着了。“葱蒨”,形容女子的青春美好。“醉眠”二字,一则可见女子酒醉酣睡的美好,二则暗示惟有酒醉时才可以忘记一切安睡。大约女子见到久别的情郎,一颗心便有了着落,便在情人的怀抱里熟睡了。人世间的美好,莫过于两情相悦,何况当下是温香软玉抱满怀呢。更觉得酒席歌筵上遇见的那些逢场作戏的女子,都一钱不值了,再也不愿看她们一眼。“浮花浪蕊”,比喻平日所遇见的那些逢场作戏的歌女。“抬眼”,是正眼相看。
休问旧色旧香,但认取、芳心一点。又片时一阵,风雨恶,吹分散
又何必问佳人的容貌,是否在岁月的流失中衰老,只要认定她一颗始终不渝的芳心就够了。相知相惜的恩情,比什么都更有价值。对于漂泊久了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可以栖息的平静的港湾更宝贵的了。可是这一对有情人,终究不能长久厮守。片刻之间,一阵暴风雨袭来,又将花儿吹落,情人吹散。
【评解】
本篇是相思艳情之作,以花喻人,以潘郎自比。上片写从前分别相思,下片从今日重逢。自比潘郎,即是自诩才情风华,自许妙赏深情。以花喻人,旧时是“秾李”、“夭桃”,何等春艳。奈何今日重逢,香色俱褪,故不忍问“旧色旧香”。温馨、怜惜之外,别有许多惆怅感伤。香艳盈纸,终不外人世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