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邦彦·六丑·正单衣试酒

(2007-05-17 09:24:09)
 

六丑蔷薇谢后作

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题解

本篇是借伤花伤春以自伤身世之词,叹息光阴似水,一事无成。是一种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一样的哀愁。

 

句解

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

单衣,即是春服。天气暖和了,换上单衣。周邦彦爱用一个“试”字,花亦“试”,酒亦“试”。“试”是初次的意思,带有怜惜之情。春日饮酒,易生春愁。果不其然,一个人,独在异乡为异客,在那里惆怅起光阴似水,都白白浪费了。内心企盼春天的脚步能暂时停住,可是春天就像天上的鸟儿一样飞去不回来,无影又无踪。翼,是翅膀,代指鸟儿。

 

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

孟浩然《春晓》诗里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周邦彦用其语典。楚宫,楚国的宫殿。倾国,指美女。“楚宫倾国”四字,以美人代指蔷薇花。既已拟人,索性补足一句,将花瓣比作美人头上的发钗、银钿。它们自然是带有美人的体香的。一夜风雨,固知花将落了。钿,即花钿,是古代妇人所用的一种嵌金花的首饰。

 

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蔷薇花瓣极轻盈,随风飘散,自是随意点缀在两旁载满桃树柳树的小径上。如果这随风飘落的蔷薇花,尚不能让人追惜,还有什么能惹人爱怜呢?只有沾花惹草的黄蜂与蝴蝶,不时飞撞到窗格子上。因为蜜蜂与蝴蝶,承担传播花粉的功能,所以古人称之为“蜂媒蝶使”。隔,同“槅”,指窗格子。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

东园是佳园的代名词。花落时,悄无声息。蔷薇花落了,叶子绿得有些暗了。一个人在蔷薇花树下,静悄悄地绕了一圈又一圈,徒自叹息。“珍丛”,多用来形容花树的美好。

 

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

蔷薇细长的枝条像是故意在撩拨将要远行的人,像是情人一样扯住意中人的衣服,要将无穷无尽的离愁来诉说。

 

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

将一朵小小的残花,别在头巾上。簪,簪子,这里用作动词。巾帻,古人用来裹头的头巾。它放佛不是一朵花,而似袅袅颤动的发钗,故意向着人做出处处可怜的偏斜样子。“欹”,倾斜。

 

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这蔷薇花既已落了,但千万不要被潮汐带进大海,消失得一干二净。实在是怕,万一蔷薇花瓣上写满了情人的相思,就这样被潮汐卷走了,意中人又如何能看见呢?“恐断红、尚有相思字”是用唐人红叶题诗的典故,说一个唐代的宫女,把心思写在红叶上,随流水飘到宫外,被人拾到,二人最终结为夫妻。

 

评解

《六丑》这个词牌,据说是因为乐犯六调而得名。本篇亦是周邦彦慢词中最为后人所称道的之一,抒情曲折吞吐,收尾言有尽而意无穷。周济《宋四家词选》评价本篇,说:“‘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十三字,千回百折,千锤百炼,以下乃鹏羽自逝。”又说:“不说人惜花,却说花恋人;不从无花惜春,却从有花惜春;不惜已簪之残英,偏惜欲去之断红”。陈廷焯《云韶集》评价这首词,说:“如泣如诉,语极呜咽,而笔力沉雄,如听江声。笔态飞舞,反复低回。词中之圣也。结笔愈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