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令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题解】
本篇刻画寒夜酒醒,百无聊赖的孤苦形象,当是客旅之词。
【句解】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尽管天气转晴,但暮色迅速袭来。整个庭院,都笼罩在凄冷的感觉之中了。“秋阴”二字,点明节令和天气。“时晴渐向暝”,一本无“渐”字。“时晴向暝”的构词方法,同于“乍暖还寒”。“时”,是片时、偶尔的意思。“向”,突出的是转变过程。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一个人在庭院里悄然站立许久,听到的只有寒夜里秋风吹过的声音。连南飞的大雁都早无踪影,再也听不到它们飞过高高的云层所发出的鸣声。“伫”,是长时间的站立。大雁是标志性的物候。连大雁都踪迹全无,节令该是深秋了。古人又有鸿雁传书的传说。水阔云深,雁影都无,自然也就无从收到远方的安慰了。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夜色深了,人们都已散去,周遭更加凄冷寂静。只有灯光将不眠人的身影,映照在墙壁上。“孤灯”的“孤”字,所突出的乃是个中人的孤单寂寞心理。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借酒消愁,是麻醉和打发自己的唯一办法。醉了的时候,可以忘却一切烦恼。可是寒夜将酒意驱除得一干二净。万千的惆怅和哀愁,又要乘虚而入了。哎!这漫漫长夜, 教人如何去消受呢?
【评解】
周邦彦填词,素来讲究择调。他喜欢选用相应的词牌来表达特定的内容。《关河令》这个词牌,适合表达行役相思主题。词中虽未说破,但我们可以推测本篇是在客旅途中所作。深秋寒夜,独宿旅馆,连个说话的人儿都没有。借酒解愁,酒意却敌不过寒意。教善感的词人如何度过这漫漫寒夜呢?
本篇造语造境,都见词人经营之心。“秋阴时晴渐向暝”,用词凝练。“变一庭凄冷”,下语斩截。“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但照壁、孤灯相映”,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来刻画孤凄意境。这种凝练深沉的风格,与周邦彦小令词高华清丽的主流风格有所不同。
陈廷焯《云韶集》评价这首词,说:“‘云深无雁影’,五字前谷。不必说借酒浇愁,偏说‘酒已都醒’,笔力劲直,情味愈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