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谁在逼孩子们撒谎?

(2006-11-22 21:48:48)

    今天下班,看到我们王老师还在MSN上和孩子沟通,看气氛有些严肃,完全不是平时的模样。就等了一会儿,问了问情况。原因是因为孩子今天回家比平时晚了半个多小时,妈妈在家里很着急,就先给老师打电话问清楚孩子放学的时间,又和孩子的几个要好同学打电话,询问她们是否到家了。正准备穿衣服去路上找一找的时候,孩子推门回来了。妈妈还没有说话,孩子已先张口:我放学去买书,结果路上的书店没有,就绕远去另一个书店,所以回来晚了。以王老师对孩子的了解,即便根据他用远程摄像头所见所闻,也会判断孩子编了一个故事。那么,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呢?


    孩子编故事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举几个例子:


    孩子有很丰富的想像力。我们现在的童话故事都是想像出来的啊。孩子看这方面的故事多了,耳濡目染,自然也会学着编一些。往往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还会鼓励孩子:看宝宝多会说啊。孩子也知道自己说的不是真的,但是当得到家长或其他长辈的鼓励,同时也被其他的小朋友们羡慕,便认为这是自己的本事。虽然我也给孩子讲过《狼来了的故事》,但是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还不能分辨哪些是童话故事,哪些是不好的谎言。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习惯。我家贝贝有时候就给我们编一通不着边际的故事,其中有些成份是真的,有些就是他根据想像臆造的。如果是叙述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纠正他,告诉他汇报事情的不能有水分,要真实。如果是在给大家讲故事,也就哈哈一笑。有时候我也会认真的问他:“这是真的吗?”贝贝就哈哈大笑着说:“这是我编的。哈哈哈……”王老师说他的女儿点点在小的时候,如果在讲一件事情特别顺畅流利,一点不打磕巴,那她一定是在编故事;如果叙述的嗑磕巴巴,有些内容还要想,呵呵。。这是真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孩子编的故事,一定会在脑子里有一个大致形象了,然后会沿着想像说开去,天马行空,无拘无束,所以内容很流畅。要真的叙述一个事实,就要认真的想清楚当时的时间、参加的孩子姓名、都在干什么等等,因为要准确,所以需要边回忆边思考边说,以4~9岁孩子的智力,要完成这个工作,是比较复杂的,所以会打磕巴。也许王老师说的有道理,仅供参考。其实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想像力可以用在文学上,不可以用在完成作业和汇报情况上。


    谎言的魅力。我们家长都以诚实作为做人的美德,然而我们家长又何曾没有说过“善意”的谎言?谁撒谎没有理由呢?孩子也是。孩子的第一次撒谎可能来源于一件小事,可能就是我们家长的一次鼓励,也可能是我们家长的一次惩罚。当一个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诚实的承认了自己的过失,我们家长是否真的可以做到华盛顿的父亲那样呢?也许我们一次可以做到,但是在孩子的成长中所犯的错误何止十次、百次,我们每次都能做到这样宽宏大量、审时度势吗?也许家长一次的失误,就会给孩子带来终生的影响。贝贝至今还是比较畏惧我,当他不小心有了一个小小的过失的时候,都会偷偷的用眼睛瞟我一眼。这一眼,可能对于有些家庭来说是多么的羡慕:看看人家的孩子多么懂事,多么听话啊。但是对于我来说,其实也很心痛:孩子为什么要生活在这种心理压力之下,为什么总是要看家长的脸色呢?如果我假装没有看到,事后我再询问,贝贝真的会和我说实话吗?王老师的孩子晚回家为什么会编一个故事出来,孩子的解释就是如果告诉妈妈自己陪那个同学去买东西了,得到的一定是批评。所以就心存一种侥幸的心理,能过去就过去了,过不去大不了也是批评。


    现在流行赏识教育。可能对解决孩子在这方面的压力会有帮助。希望我们每个孩子不仅在生理上健康发展,同时在心理上也能健康发展。我们做家长的言行举止可是至关重要啊!

    回到家,才知道儿子今天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我给孩子的依然是严厉批评,虽然过后反思,但也想不好将来如果再有类似事情,我会是什么态度。毕竟我也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也处在矛盾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