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06-05-31 22:58:14)
分类: 教育思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与家长、学生讨论学习方法

刘开朝

案例(学习方法)

初三      电话咨询

母亲王女士来电话:

孩子从初一时的班级第4名、初二23名到现在第40名。

期末考试:语文81  几何42  代数41  物理55  化学47  外语84

平时学习时,书上的题认为都会了,再做是浪费时间。难题又不做。考试时就不会了。讲道理不听。

 

案例

初三   施展     专家面对面咨询 (学习方法)

 孩子目前的主要状况

孩子成绩下降,数学下降最明显,以前数学排班级前3名,现在下降为班级倒数几名。孩子写作业不专心,总是分心。对学习的知识从来不预习和复习。

担任班级文娱委员,经常要组织班级活动,母亲认为孩子在工作方面花费太多的精力,耽误学习。现在初三了,孩子没有学习紧张感,母亲着急。

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很好,能和父母有良好的沟通,对父母的话也能听得进去。

孩子心理健康,很阳光,有自我的心理调节能力。

 

初三       电子信箱的来信(学习方法 学习能力)

您好!

我女儿现在上初三,我现在很头痛她的学习,不知什么原因,我总感觉她在学

习上很吃力,不知是方法不对,还是脑子反应慢,平时看起来也很用功,但我经常

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她都回答的事事而非,我问为什么基本的东西都不知道,她说记

忆力差,记不住,成绩也就不用提了,由于现在上初三,功课很紧,时间紧,我心

理也很着急,不知道如何来抓好她的学习,请给我指一点方法吧。谢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我们想做好一件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拥有精锐的工具、运用适当的手段、掌握科学的方法。在学习活动中同样如此。以上三个案例,尽管情况各异,但突出反映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方法不得当。比如,到底为什么要做题,做题量多少为恰当?比如,预习、听讲、复习是怎样一种关系,应该如何分配时间和精力?比如,如何才能有效提高记忆力?等等。我们认为,适宜的学习方法就是“利器”之一,它可以帮助孩子更顺利,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来说,课程增多了,内容更难了,这对于学习速度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仅仅停留在苦学、勤学的水平上,将很难应对学业。因此,中学生必须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甚至说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将这种方法固定下来,成为一种习惯,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

一、在指导孩子学习方面,我们想与家长达成如下共识:

1、家长的重要责任是为孩子的人格成长创造环境。

    我们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做人的老师,人格的老师,能力的老师,健康的老师。但是在日常教育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恰恰在这些方面忽略了,家长更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是孩子的成绩。古人说,要想写好诗功夫在诗外;同理,要想抓好孩子的学习,往往要关注学习以外的事情。

    我在教学中有这样的体会,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在学习上要明显优于其他方面家庭出身的孩子。这说明家长的求知态度和求知表现对孩子有很大影响。我曾在北京海淀区任教多年,海淀区之所以能成为北京市的教育大区,与海淀区的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当然,这是一般而言,不是说只有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孩子才学习好,其他的孩子就不能学习好。在现实中也有很多教师的孩子存在严重的学习问题,也有很多文化很浅的农民家庭照样考出状元郎。我是从整体而言,我的意思是家长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家长自身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表现,家庭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家庭的文化积累对孩子智力发展和学习成绩有很大影响,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以无知自居。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倡导建立学习型、知识型家庭,与孩子共同成长,这是百年大计。(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