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身教重于言传—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2006-05-30 21:00:06)
分类: 教育思索

孩子一出生他心灵上这块土地是荒芜的,父母是这片土地的第一个播种者,你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因此父母和孩子的个性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将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个人成长。

 

身教重于言传—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方永有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多年,接触过很多学生和家长。在与学生家长沟通过程中发现,许多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在家长身上都能找到答案。面对当今社会结构的快速转型,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了家长们最迫切的愿望。然而“欲速则不达”,家长们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品格、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结果只能事与愿违。一个学习尖子生基本上都具备:“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优良的品德,良好的习惯和坚强的毅力”。成绩拔尖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孩子一出生他心灵上这块土地是荒芜的,父母是这片土地的第一个播种者,你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因此父母和孩子的个性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将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个人成长。父母是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这一点我有着切身的体会和教训。在2006年开展的“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学习型家庭”的活动中,我把自己在教子方面一些亲身经历写出来,希望父母们能从中找到一些思路,得到一点启示。

 

我的女儿方敏燕今年17岁,去年中考她已58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本市重点中学。当女儿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没有太多的激动,因为这是我用了9年时间潜移默化的结果。这不是一次偶然,而是我和爱人经过3000多天滴水穿石般努力后的必然结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孩子刚上小学时,我和许多家长一样居高临下,采用传统的 “我说你听,我训你忍,我打你挨”的单向型教育方式。看见孩子没写作业就“骂”,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就“训”,孩子不听话就“打”。而这一时期孩子的学习成绩始终在中等以下徘徊。促使我彻底改变这种教育方式的一次经历,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是孩子上小学二年级的一个周末,我和爱人带着女儿到公园去游玩,公园入口处有一个鱼池,里面养了很多红色的观赏鲤鱼,吸引了很多孩子在池边观看,一切都井然有序。这时一个六年级的小男孩捡起一块小石头砸向来回游动的鱼群,旁边的其他孩子看到了,也纷纷去捡石头往鱼池里砸,当然我女儿也不例外,最终一条红鲤鱼被砸伤后浮在水面。这时公园管理员过来了,这位高年级的小男孩马上指着我女儿说:“是她砸死的”,其他的孩子也跟着说是她砸的。其实我女儿的小石头还拿在手上,当时我女儿就哭了。

 

这则真实的小故事之所以要提起,我并不是要家长们来评论对错的问题,而是要告诉家长们,“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当晚我就萌发了“用自己的行动来引导和改变孩子”的念头。直到有一天我检查孩子日记本后发生的一件事情,更加坚定了我要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方式的信念。我要求孩子每天写一篇日记,有一天我检查女儿的日记本,发现已连续四天没有写,最后一篇只写了两句话:“爸爸是个大骗子,说话不算话”。我当时真的很生气,女儿不仅没有完成我给她的任务,而且还把自己的父亲说成是大骗子。我把女儿叫过来狠狠的训了一顿,谁知女儿一改往日里的斯文,歇里嘶底地反驳:“你说过给我买一个洋娃娃的,今天已经过去四天了,你们大人都说话不算话,还每天叫我们小孩子读书,写日记,你们为什么有空就去打牌,搓麻将”。听到这里我心里为之一震,这是我今生第一次听到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在批评我,模仿我,而且句句属实。我心里很内疚,是啊!家长都没有做好,你怎么能要求孩子做好呢?从此“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应该做到”成了我们家的一种理念。

 

.创造家庭学习氛围,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中国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环境”。这是教育界一句至理名言。今天,时代不同了,我们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时代给我们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的“孟母”不仅要三迁,而且还要带头进行终生学习。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家里别的可以少一些,但不能没有书”。要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创造一个学习型的家庭氛围。从女儿小学二年级开始,我就和爱人商量创建了一个“温馨家庭书屋”,一次购买了近百本各类书籍。我没有给孩子制定学习规章,因为“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我和爱人有个约定:休息时间没有特殊情况,不得出去打牌,搓麻将,每天晚上一定要到“温馨书屋”看书一小时以上,直到女儿高中毕业。我和爱人坚持了一个月以后,知识的魅力使我们再也离不开书屋了。这期间我们也开始观察女儿的反应,一开始她做完作业后就跑到书房来,主要是察看一下我们在做什么,当看到我们每次都看得那么入神时,好奇心促使她也来找一些她喜欢的书籍,我们就马上添加了一部分儿童读物。两个月之后,女儿慢慢地融入了我们整个家庭学习的氛围中,从此看书成了女儿课外时间的第一大兴趣,我们成功了。我们没有强迫孩子,我们是用自己的行动引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现在我们家“温馨书屋”藏书已超过500册,女儿从书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学习成绩从初中起一直保持在尖子生行列。创建学习型家庭不仅改变了孩子的学习,也改变了我们父母的价值观,使全家人的精神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给我们家带来了幸福和欢乐!

.毅力是达成学习目标的有力保障

 

毅力是成才者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之一,现在的孩子物质条件非常优裕,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多缺乏毅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培养孩子的毅力,要有意让孩子吃点苦,要制造逆境让孩子去克服,而且家长须作出表率。很难想象一个冬练时因怕冷而半途而废的父亲,能培养出不屈不饶练长跑的儿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女儿刚进入初中时,由于科目的大量增加,知识点难度的增大,成绩开始直线下滑。我又一次陷入了家庭教育的危机之中,我在不断地反思,难道“用行动引导和改变孩子”不适合中学生?难道我又要回到“骂,训,打”这条老路上来吗?不行,我一定要找到原因。我经过观察后发现,孩子做事总有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的习惯,这是意志力薄弱的显著特征,致使她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不敢去面对困难,从而造成了学习成绩的下降。如果不及时纠正,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影响孩子一生的前途和幸福。我看过美国成功学创始人拿破伦.希尔的励志丛书,以及台湾著名的激励大师陈安之先生的《成功学》,从中找到了解决办法。

 

陈安之先生说过:“成功等于每天进步一点点”。这句话成了我引导女儿战胜困难的有利武器,我一定要用行动证明给女儿看。我还清晰的记得2003年5月23日期中考试后这天晚上,我叫女儿拿来纸和笔记下今天的日期,然后我开始做“俯卧撑”运动:一二三做到十五我就支撑不住了,女儿记录了我第一天的成绩是每次15个。我当场宣布了我的目标:“一个月后一次做俯卧撑115个”。女儿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你真的能做到吗?为了让女儿看到整个锻炼过程,我叫女儿每天都来记录成绩,让她亲眼目睹“每天进步一点点”是达成目标最有效的途径。这个锻炼过程中让我体会最深刻的是:越到后面每增加一个都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一个月时间终于到了,我一次做了125个俯卧撑,妻子女儿都在为我鼓掌,我用每天进步一点点达成了一个月前设定的目标。现在是锻炼女儿毅力的最好时机。由于女儿比较胖,腹部脂肪较厚,因此我用同样的方法叫女儿做“仰卧起坐”运动,这样即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锤炼毅力。我已经给女儿作出了表率,她很自信地接受了挑战,女儿的目标是一个月后一次做100个“仰卧起坐”。开始一段时间递增比较顺利,当基数达到80以上的时候,每递增一个都需要有坚强的毅力作支撑。所以每次到递增的时候,女儿都在叫:“爸爸,我不行了”,这时我就在旁边给她鼓励,我说:“燕子,如果你现在是在参加奥运会的比赛,你比别人多做了3个,就得到了金牌,你会再坚持做3个吗?听我这么一激励3个就递增上去了。在我的不断激励下,一个月到了,她一次能做仰卧起坐110个,她成功了!从女儿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她成功后的幸福和喜悦!

 

通过这一个月的亲身体验,女儿彻底领悟到了成功的真谛。她把:“成功等于每天进步一点点”当作她学习的座右铭,从此在学习上她变得非常自信,学习成绩开始稳步上升。这项运动我们到现在还在坚持着。女儿在我的帮助和支持下渡过了一个个难关,意志力象打铁似地得到了有效的锤炼,这种能力将在以后的人生中帮助她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一步步达成她的理想和心愿。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随时留意着父母做人的态度。他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农民的儿子看到父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耳濡目染中就学会了劳动;老百姓的女儿每日看到母亲日夜操劳,勤劳俭朴,便学会了关心体贴,不怕重负……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最后我用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来结束本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这便是育人先育己,每位家长都应该牢牢记住这一点。

 

                           北京四中网校漳州分校校长:方永有

点评:

    像这样的四中网校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们执着的追求一个共同的使命: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并且身体力行,帮助孩子成长的同时,也在陶冶自己的情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