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神马说老保姆的别称是三陪
文/清茶是好香

我再次out了下下。最近才知道,老年男人丧偶,如果寻找另一半的话,不叫老伴,而叫“保姆”。
众所周知,当今还是男权社会。耳闻目睹,再环顾四周,相对于女人而言,男人年轻时比较阳刚,自立能力较强,而越老能力越差。一般来说,六七十岁的老人,女人失去老伴,可以活的很好,包括照顾子孙,操持家务,里里外外井井有条。反之,如果男人失去老伴,生活就比较凄惨了,基本上是自顾不暇——甚至有人说,连裤子都提不起来了,鼻涕口水的,邋里邋遢。
由此想到,上周六应邀参加我市印刷出版业龙头企业景潮公司一文化论坛讲座《现代女性的幸福生活》,主讲者是我的老同学。当然,这次是听众,最后也有互动。当然,互动之后,主办方希望久闻大名的俺也主讲一场,这是后话。之后,七八位女伴难得相遇,于是乎,新朋老友,晚餐相聚,畅所欲言,火花四溅,经典句子,频频诞生,博得在场美女的阵阵掌声。其中,过了知天命年龄的教授宋姐说:“说真的,一个家,失去老父亲好似对一个家庭影响不是很大,如果失去老母亲的话,一个家就塌了。一个家庭,好比一头大蒜。母亲就是蒜皮,子女就是蒜瓣,父亲就是大蒜中间的光杆司令。如果没了蒜皮,整个大蒜就散伙了。”山东博友杏花春雨说,我们那里有一句俗话:“宁死当官的老子,别死叫花子娘”;还有“娘死女断路”,是说没有娘了,出嫁的女儿,基本就不再走娘家了。
之所以说这些,就是为了印证本文的主题。那么,为神马说老保姆的别称是三陪呢?究其原因,大意如此:
老伴与保姆,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之事,实则联系紧密。如果是找老伴,所承担的责任更重,所尽的义务更多,所面临的风险更大。再说了,黄昏恋或老来伴,大都不会领取结婚证,不是没有或浪费那几元钱(据说降价了大概只有五元),而是法律的束缚,令人瞻前顾后。如果是找保姆,操作起来简单又方便。每月固定开资较高的是大约七百元,一年两身新衣服,彼此之间又勿需承诺什么,未来发展方向,就是从何处来,再到何处去。仿佛,老百姓默认了这一现象,约定俗成似的。我生活圈子的周围,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其实,这里的保姆,不仅是老人,现实版的小女孩也不乏其人,甚至有小保姆嫁给户主家儿子的。事实上,之前,小保姆早已是户主的小情人性伙伴了。
我真不知道,曾几何时,时代创新了“保姆”这一称谓,而今的人们啊,又变得何其宽容与理解。
由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时代真的发展了,百姓真的改变了,世俗真的淡薄了,利益真的重要了……
当然,保姆之所以是老伴,之所以能够当做老伴,其前提是男方条件较好,女性丧偶或家庭条件较差者。
无论是保姆还是老伴,衷心希望天下的老人,都能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直到有尊严地老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