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为啥哭着从老头家一去不复返
文/清茶是好香

这是一对老夫妻从相遇相识相伴
到磨合十余年又挥泪分手的故事
——题记
这是一对老夫妻的故事,即所谓的黄昏恋。所谓老夫妻,这里就是指半路夫妻,就是双方老伴都因病去世后,二人再次组成家庭者。老头今年77岁,三个儿女皆已成家,有房有车,其老伴作古也有16年了;老太今年72岁,四个儿女,身边只有一儿一女,与小儿子一起过,有房,可夫妻二人都没有什么好工作,条件相对较差。老头老太同居作伴也十三四年。之所以说是同居,就是彼此没有领结婚证,将来百年之后还回到自己的故土,还与原配一起合葬,后半生只是作伴而已。
这二人相遇相识相伴,缘于老太给人当媒婆之事。故事的主角本来不是这位老太,而是她给别的老太当媒婆,结果,自己看上了老头。当初,她嘴上说喜欢老头的勤快、干净和善良,虽然老头脾气有点不太好,急躁、自我,七代都是单传,即一个儿子,从小娇生惯养,很普通一人,普通到掉到人堆里找不到,但内心则更喜欢老头较好的生活条件与三个儿女的出息与自立。三个儿女中,两个人的职务带“长”,老头有独家小院一座。在同事、同龄人、邻居与外人眼里,老头是最有福气之人。一儿两女皆已成才,成家立业之后,又孝敬老人,无不令人羡慕与赞叹。
然,天有不测风云。自从老头失去里里外外一把手的原配老伴之后,生活质量便开始急剧下降。这不,在茫茫人海的前行之路上,偶遇这一“媒婆”后,二人便开始了新生活。当儿女知道这事后,告诉老头不能领结婚证,否则对方会分割你的家产,如此这般,云云云云。是的,世界上,普通百姓里,没有哪个人会把自己的劳动成果,统统拱手让给别人,平白无故地送给陌生人,除非是你捐助者或慈善机构。
自从老太来到老头家,便开始了揩油的生活。且不说老太势利、唠叨、肥胖、爱财等性格缺点,单单不能整天与老头生活在一起,便令老头家儿女大为不满。与其说有个老伴,不如说有个过客。三天两头不在家,不是回市区家给小儿子做饭,就是外出云南大儿子家,一住就是两三个月。一年365天,起码265天不在家。饭菜更是饥一顿饱一顿。家里又脏又乱,厨房一塌糊涂,锅碗瓢盆藏污纳垢,而且,常常是,做好饭,自己吃了或不吃,给儿子儿媳带回家。换句话说,老头不仅养活了一个老太,还养活了老太一家人。还不说每月给钱,过年过节给钱、买衣服……总是教唆老头:人老了,要学会享受生活,关爱自己,挣钱就是为了花,购买昂贵的保健品。这些都没错,关键不是给老头享用而是自己,关键不是仅仅让老头购买,而是让其儿女购买。一句话,老太目的不纯。每个人都有脑子,大家都不是弱智。
这一切,虽然嘴上不说,可儿女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前不久,老头生病住院,说话一着急便露陷了:“她10天只有两天在家……;我做一次饭吃一周……”。这样的生活,令儿女们大为不满。只是,过去老太在否,儿女也并不太纠结,因为,老头身体健康,完全能够独立生活。加之,平时或周末,本市的两个女儿总是看望,大包小包带的东西也不少,过年过节外地的儿子回来看望,这样的日子,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但老头也心满意足了。用老头自己的话说:“凑合吧,走着说吧,过一天说一天”。儿女们认为:“只要老爸高兴即可,至于细节,随他去吧。这是他自己选择的生活。”
因为,这次住院,主要是血压升高,导致哮喘肺气肿加重,加之近年来关节变形无法直立行走,必须拄着拐棍,老头害怕了:“万一半夜发生意外,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别哪天就这样悄悄离去……”作为儿女,知道老头这样猪狗般的生活不能继续下去了。老头希望女儿找个保姆来帮忙。事实上,老头老太的如意算盘是:找个保姆,照顾他们二人。儿女们清楚,老太哄老头容易,但是无法蒙蔽其雪亮般眼睛的儿女们。儿女们轮番轰炸,耐心细致做老头思想工作,要求他与老太分手,重新开始新生活。
分手的理由很简单:不是人为的主观因素,而是现实客观因素。往小处说近处说,老太也72岁的人了,身体也不好,不甘也不愿长期照顾老爸。退一万步说,人都不在家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何况照顾乎?根本谈不上!往大处说远处说,即使住下,万一哪天有个三长两短,谁来负责?名誉上是照顾老头,实际上是滥竽充数。那时,就不是赔偿钱财的问题,不仅是养老送终的问题,而是老头一家人自我道德的谴责与内心的不安。关于找保姆,小女孩不愿与老头作伴,孤独寂寞,死气沉沉。年纪大点五、六十岁失去丈夫者,来了不合适,三个鳏寡老人不明不白同居一室,说不清楚。所以,老头必须与老太分手,否则,无法找人来帮忙。至于老头老太的如意算盘,趁早了断,别做白日梦。
事情的结果,出乎老太预料。老太见到两个女儿,总是数落老头的不是,女儿也心知肚明总是教育老头,好好待人,为了更好照顾你与你作伴。尤其是老头住院后,老太口头禅就是:“快点找个保姆吧,我一天也呆不下去了”。老头老太一般不敢与大女儿说这些鸡毛蒜皮的家务事。有一天,老太和小女儿在住院部的走廊里说:“你爸脾气真不好,我真是无法忍受了,给我两万块钱我就走……”结果呢?当老头明白了个眼下生活的真谛后,满足了老太的一切。当这一天这一刻真的来临时,老太傻眼了。事后,老头电话里偶然与大女儿说:“她是哭着走的……”大女儿说:“活该,这是自找的。谁不让她在这里,问题是她经常不在呀……过去不说她不好,为了你好;如今要说她不好,是因为她走了。好吃懒做,就知道要钱拿东西”。老头末了补充了一句:“别说她了,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唯利是图”。大女儿赞美老头一句:“精辟”。终于说了大大的实话。
经过一周的寻寻觅觅,远近高低的奔波劳碌,重复不断的电话往来,老头的晚辈外甥女,真的终于找到一位所谓的保姆,还沾亲带故。彼此了解,方便照顾。或许,这是上苍的眷顾吧,好人有好报。昨天周六,女儿们驾车带着礼物,一起去见了保姆舅妈,并好说歹说当场就把她带到老头家。仅仅过了一天,老头就很满意。保姆舅妈一来,马不停蹄地,便开始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结果,家里是,干净整洁,窗明几净,一家人,其乐融融,和谐相处。周日,又来一个大聚餐,大团圆。
这一切,虽然嘴上不说,可儿女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有道是:聪敏反被聪敏误。有些人,人生中,工作上,失误了,失败了,怨天尤人。殊不知,自己就是自己的掘墓人。有的人,拉不下屎来,怪地球没有吸引力。
慢慢人生路,谁都不知道将来会再次遇到谁,并与谁为伴……
活着的人,珍惜每一天吧。平安、健康、快乐就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