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桃花源里的绿城味道

(2014-05-15 11:07:57)
标签:

绿城

绿城桃花源

云栖玫瑰园

苏州园林

中式合院

房产

分类: 工作坊

王巍巍

       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记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美好世界。此后几千年,中国人从未停止过追求“心安”与“身安”的生活,不管人们是入世还是避世,对于居地的选择都很重视。毕竟身安方才心安,日子才能过得精细、安定、恒久。

探访绿城苏杭两地的项目,触动最深的是其对居住文化的探索之深。中国并不缺乏会盖房子的企业,但能够把房子盖出自然与人文的味道,则非绿城而不能。

“五味调和”与“天人合一”

       中国饮食文化讲究的是“五味调和”,建筑理念则要求“天人合一”。饮食与建筑,看似毫不搭界的两者在细想之下则出现了诸多共通之处。无论是“和”还是“合”,都是中国人向往的至高境界。音乐上的“和乐”、政治上的“人和”、医学上的“气和”、饮食上的“五味调和”……“和”或“合”促使事物碰撞并相互交融,从而产生更为美妙的结果。

       在绿城的建筑里,这种表现尤为明显。绿城起步于杭州,它在苏杭两地的项目充分汲取了城市的养分,这一点和饮食倒颇为类似。

苏杭饮食精细雅致,清淡鲜美。两地的厨师在菜肴的色、香、味、形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些饮食中,蕴藏了千百年的故事和城市特有的气味。西湖醋鱼、东坡肉、龙井虾仁、松鼠鳜鱼、冰糖莲心羹、碧螺虾仁……厨师把不同的食材进行搭配,更显菜肴的口感与风味。

参观绿城在苏杭两地的项目,也有“五味调和”与“天人合一”之感。特别是在杭州绿城桃花源、云栖玫瑰园以及苏州绿城桃花源中,项目并非简单的中式庭院,而是吸取了现代中西方建筑的精华,剔除了容易风化破损的建筑材料,又尽可能寻找更为完美的替代品。

在苏州绿城桃花源的一处合院中,即拥有朴树、紫薇、金镶玉竹、红梅、紫竹、国槐、鸡爪槭、含笑、紫荆、石榴多种苗木,此外,价值数万元至数十万元的紫薇桩、造型黑松、五针松、羽毛枫、红叶果桩、瓜子黄杨、石榴桩等也屡见不鲜。

为了让建筑与园林更为和谐统一,绿城甚至动用专业古典园林团队,拥有祖传手艺的泥瓦匠、木匠、石匠、假山技师在绿城的社区里,从事着古典园林的手工作业。手手相传的工艺和经验,能够确保建筑和园林的质量。

尊重土地,做建筑时不计成本。绿城在苏杭的建筑总是能够融入青山绿水中,物尽其用。而城市历史、风土人情、建筑文化等世间“五味”也被绿城调和出别样的味道。而绿城在徐州的中式合院又会有怎样的特别,也相当令人期待。

绿城建筑的“规范”与“随性”

       绿城不仅把中式合院做到了极致,法式合院等西方建筑也颇受人们欢迎。在饮食中,西方人偏爱生菜,菜肴的色香味等并不是主要考量标准。在烹饪的过程中,西方饮食更加注重“规范”,不管是调料的添加了还是烹饪的时间长短,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在建筑上,西方建筑和园林艺术一如饮食文化的严谨和规范。参观绿城的御园项目,能够看出其法式建筑的严格对称,园林景观的层次分明,处处显露出法式建筑的大气磅礴和空间的规则性。

       在绿城一些普通住宅项目中,仍然承袭了建筑和景观规范化的特点。在西溪诚园,我们能够看到建筑外立面石材干挂到顶,社区绿化层次分明。

       中式饮食则更具“随性”。且不说饮食分类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即便是厨师与厨师之间,也有个人的特点。如《舌尖上的中国》所言:有人专攻刀法,有人专攻火候。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场合,食客的身份,都会影响到菜肴的味道。绿城的很多建筑便颇为“随意”,在杭州绿城桃花源中,多数建筑是依坡地而建,每一栋建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个性。绿城甚至可以根据业主的意见,造出业主所需的宅院。

       绿城的宅院有很多古典园林的元素,园林设计本身就注重空间层次和游览序列,讲究“因地制宜”,能够适应地形地貌和植被特点。其布局手法、园林细节和一览无余式的西方园林景观大相径庭。而这两点,在绿城的建筑里,都做到了极致。

大宅的历史传承及文化蕴意

       缘于中国历史上的居住特性,大宅是多数中国人的终极置业追求。大宅不仅在于阔绰,更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传统宅邸如户部山崔家大院者,前庭后院,中规中矩,一大家子人均居于其中。上房住长辈,东厢住儿女,西厢灶饭堂,其乐融融。

       相对而言,大宅更有传承价值和文化价值。由工匠、艺术家参与建造的平层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城的合院大宅,还原了中国人对于终极置业梦想的想象。

       探访苏杭两地的绿城大宅,愈发感觉到绿城建的不是房子,而是艺术品。这种对中式古典建筑的不懈追求和对现代别墅的创新都令人钦佩。

       在古代,拙政园、狮子林、留园、沧浪亭等均是文人士大夫的私人宅邸,正是由于对大宅的历史情愫,理想主义色彩浓厚的绿城集团选择了开发适合中国人居住的顶级产品。

       大宅的雅贵,让人想起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人和事,但对于居住者来说,大宅更多的被赋予家族传承的意义。精细、安定、恒久,这是居者追求的终极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