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臆想集
(2008-07-27 17:09:19)
标签:
鬼故事魂灵貔貅安德门南京学院校园 |
分类: 食梦书 |
第一部分
A:你知道我们学院的教学楼为什么是八卦形状吗?那是因为这块地以前是坟场。
很明显A的观点代表了绝大多数有好奇心并且试图将之传播的人群。“三江学院以前是坟场,所以闹鬼是必然的。”这样的心理暗示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大一的小孩子来讲具有很大的杀伤力。A是中文系新闻传播学最后一届学生,有一年我们在三江学院的一号门等南大的教授濮齐恒来给我们做一个“人文”的讲座时,他这样和我讲。当时我和C两个人到南京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听过了多个版本的关于城南石子岗和三江学院的传说,所以对于A的大放厥词我们深表不满,加之南大的教授迟迟不来,更是加坏了我们对于城南的印象。
中学的时候听朋友讲过南京安德门的鬼故事,那时候只知道安德门是南京的一个很小的地方,是通往火葬场的必经之路。这里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出租车司机晚上(可能是黑车)在安德门载人,那人对他说“我去石子岗”。司机虽然觉得很奇怪,但是并没有拒绝,石子岗的那一段路没有路灯,并且坑坑洼洼,一点也不平整,殡仪馆门口的两个石狮子(据说是叫貔貅的某个新品种)眼中燃烧着幽蓝的光,看向夜色里带有一种本能的憎恶。司机开着车,从后视镜向后看,车的后座上空空荡荡,连个人影都没有。我想起这个故事,然后就讲给他们听。那时候A和C都无比认真地看我,他们眼中散发出来的光芒就好比那石狮子眼睛里正燃烧着的火焰。
其间,A以社团领导的身份要求我去买一包花生米和一个汉堡。我没有拒绝,因为按照他的说法,我们请南京大学的教授到三江学院来做讲座,不给他讲课费,只买一个汉堡打发,其实是占了多么大多么大的便宜。那时候我就想,当个教授是很好的,但当个老教授挺悲哀的。——当然,方鸿渐那样的除外。
于是,2006年的某一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 A 披头散发,眼睛里发着蓝光,从中教飘了过去,他的口中念念有词,仿佛是正在诵读什么符咒。但是因为身材和体重的关系,飘到一半的时候他摔下来了。
B:那些在操场上拥抱的魂灵。
B的话让我想起了自然卷的一首歌,他在给我们学院这么下定义的时候,我的耳朵边仿佛就想起了那样乖戾的声音。在那片绿地上,无数的男男女女们正在拥抱着,时间背景是夜晚,而常常出没于三江的魂灵们就围绕着他们跳舞,它们的眼神就好像《卢浮魅影》里那个鬼影的眼神。男女主人公的身体纠缠在一起,就如同凭空生出的火焰,他们的体温迅速地升高,连同呼吸都变得急促。而鬼影围绕着他们转了两圈,却发现实在没有自己的可参与之处。
B也常常幻想着某一天能够亲眼看到三江的鬼魂们。据他自己说他小的时候是独自居住在一座办公楼里的,每天人们下班之后,那座楼就变得如同墓地一般地寂静。之所以说“独自”,是因为父母在外地,又暂时找不到可将他托付的亲戚,最最关键的是他们还没有房子。所以B的活动是一日三餐在自己所居住的单位的食堂里吃饭,晚上则回到一间没人用的办公室里去睡觉。办公楼有很长的走廊,却几乎没有几盏没坏的灯,B就在每个晚上在走廊间一圈又一圈的走。这就好像他和我说很多年后他在三江学院,常常使用青春之家的办公室。青春之家也有走廊,只不过那走廊并不是很长,而且灯也都完好无损。
他在无比地憧憬着与魂灵们面对面的那段时期,终于在某个夜晚在青春之家里听到了哭声。那是来自女人很尖利的哭声,伴随着一些含混不清的词语。有人说回声是可以隔很久才发出来的,青春之家曾经暂时借给学院里某个死了孩子的家长住,(有人说那孩子是上网上了四天四夜所以猝死的)那孩子的家长就在青春之家的会议室里哭了很久。
可B所听闻的哭声并不是来自于他的想象,当他四处寻找的时候却也找不到那声音的源头,他和我说这件事,告诉我原来有些事是真的没有办法能够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