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母亲祭奠随笔 |
分类: 何苦随笔 |
妈妈,在天堂,您还好吗?
----母亲周年祭
------------------------------------------------------
母亲来自于海边。山东。即墨。
母亲病逝在东北。吉林。珲春。
总想认真的写写母亲,但已经开了数十个开篇,都无法完成。文字的苍白,无法表达那种失魂落魄般的状态,母亲,您挥一挥衣袖,断不知把儿子的自认为缜密的日子搅乱了!你的笑容已经不是温暖,似无形的鞭子,策动着我的思绪,我无法自拔,也不想自拔!
那是去年10月30日吧,我在沈阳,第一次走出病房,只出去了一个小时,回来时就收到了三姐的短信,她说您病了,已经去了医院,无大碍,各种指标已经恢复正常。到了半夜,实在心绪烦乱,我就找了朋友,启程回家。到长春接了三姐,到吉林接了二哥,我开车直奔珲春。在期间,接到大哥的电话,他说母亲已经稳定下来,不要着急,慢慢开车……其实,母亲83岁了,身体一直不错,我们并没有那么担心!我们只把这次生病当作一个回家的借口,在路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是谈笑风生,我们无法预知死神已经拽住了母亲的衣袖……
早上8点多,大哥打来电话,问到哪里了?为什么开得那么慢?
大哥性格温良,从语气上看有些急迫!
10分钟后,大哥再来电话,告诉我们医院的房间号……
可怕的预感如山一般压过来,车内已经是哭声一片……
到医院时,母亲……走了!
母亲走了?母亲常常说她渴望天堂,她说死是一种生命的升华,所以活着的时候要积累进入天堂的资本。
我说,生与死只有十几分钟的距离,十几分钟!我没有为母亲送终!大哥说,在最后弥留那一刻,母亲四下张望,她是盼着儿女们快点来到她身边啊!我说过,从那一刻起,我是一个孤儿了,我将无家可归了!因为母亲是家的一个标志,这么多年来,只要是春节,无论怎样,我都是要回家去!陪老太太呆几天,看着她象孩子一样欢欣鼓舞,心里说不出来的安慰!一年一年地盼着大家,只为春节这几天的欢聚!盼望!几乎充满了她的老年!
母亲80岁寿辰的时候,大家从天南地北赶回珲春,在宴会上,http://s4/middle/49995ce3x92fd5b403103&690
大姐即兴演讲了她的《母亲十怨》,怨母亲一生勤劳,怨母亲性格温良,怨母亲善待万物,怨母亲笃信基督……大姐何妨是我家的精神支柱,她身为律师,有威严,我们都怕她,她的“抱怨”母亲,感动得满座泪流。母亲生在山东省即墨市岙山卫一个小渔村里,随父亲来到东北,度过了她辛劳的一生。08年的时候,曾经筹划和大姐一起带她回一趟青岛,去看一看她的故乡,都因为过于繁忙没能成行,现在想想,后悔莫及。我曾自诩为孝子,其实现在想来,孝在哪里?自以为常常给老太太点钱就是孝了,其实不然,想想这些年来,母亲住在二姐家,二姐和二姐夫象哄小孩子一样伺候着母亲,特别是二姐夫,经常给老太太洗脚,真的从心里感激他们,母亲在老年是需要陪的,一个笑脸都是她的渴望。
母亲没有真正上过学,只是在村里上过几天识字班,但在她80岁的时候她可以通读《圣经》。她信基督,信上帝,憧憬天堂,她的信仰是朴实的,每天为晚辈祷告,成为她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听说谁感冒了,她就祷告,你要告诉她说:真灵,感冒突然就好了,她就高兴得合不拢嘴。有一次我和她开玩笑,说国家管不了“法@轮@功”,决定归基督教管理,她信以为真,犯愁了好几天……
我常常自嘲地说自己是“散养”的孩子。就是说,在我小的时候,是没人管束的,学习怎样,是否迟到早退了,甚至上几年级了,没人管。三个哥哥,三个姐姐,我最小。没有疼爱,只有信任。不给家里惹事,是童年里的最高原则。母亲忙于生计,没工夫搭理我们。那时管理家里的大小事务都是大姐。值得欣慰的是,何家的孩子都挺争气,并没让父母操更多的心。
整理母亲遗物的时候,我将母亲读过的《圣经》保留起来,那里有母亲的气息,我珍视!
人到中年,母亲走了,知道这是自然法则,但一年下来,知道这种打击是如此的深重。
母亲走那天,珲春下了一场40年一遇的大雪,山河一片缟素,送殡的车队在一片洁白中缓缓前行……
从此后我没有妈妈了,这个念头不断在头脑中闪回,这是一种令人绝望的念头!
今天是10月20日,农历九月十三,母亲走了一周年了,我依旧没有办法回去祭奠她老人家!!!
我很忙。忙得很茫然。那就让我遥对北方,问候一声,妈妈,在天堂,您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