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过山车” 别在单位里开

标签:
情感健康天津心理咨询职场心理eap |
(本文已发表2016年7月21日《每日新报-职场版》)
以前,老陈在部门里是有名的老实人,为了能与同事打成一片,能够在公司里有所提升,老陈总是逆来顺受的。可就这样,在公司呆了四五年,丝毫也没有提升的迹象。
看着身边的同事一个个地都提升了,有些比自己年龄小、资历浅的人都得到了上司的重用,老陈心里很不是滋味。“其实,我并不是想有多大的提升,也不是想挣大钱,只是能够比我现在强就好。”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老陈没少喝闷酒。后来,有几个不错的同事告诉老陈,他之所以得不到重用,是因为他太没有特点了:无论谁让他做什么,他从不拒绝,无论别人说他什么,他也都是很好脾气地笑笑了之。比如有一次,有个同事要赶个资料,可正赶上有事,所以把资料交给老陈完成。再比如,部门加班发晚餐,正好差了一份,大家你推我让地都不好意思拿,最后不知谁说了一句“要不然老陈等会儿再拿吧”,老陈没说话,最后竟然被大家忘了。诸如此类的事情太多了,老陈过于默默无闻,时间长了,也就不被大家当回事了。
自从与同事聊了几次后,老陈的行事和心理都发生了变化,有时甚至有些斤斤计较,难以相处。有一次,老陈和同事一起做一项活动,如果放在以前,谁多做一些谁少做一些,老陈是不会计较的。可这次,老陈却主动邀功,哪些是同事做的,哪些是自己做的,老陈分得特别清楚。还有一次,主管让老陈周末加班,可是老陈却说自己周末有事,当主管问他“下礼拜有时间吗”的时候,老陈却说“别指着我加班,你找别人吧”。再比如,部门轮休年假,老陈正好和另一位同事的时间碰到了一起,因为几乎不出去旅游,加上老陈的孩子已经上了大学,因此同事想和老陈调换时间,可是老陈就是不同意,丝毫不让步。类似的事情越来越多,老陈说话的方式让同事们开始有些受不了,这使得他与同事的关系也越来越僵,同事们私下里都说老陈变得越来越刻薄。“我不知道其他同事都是怎么做的,可我知道,我现在做得很不好。”
(记者 白颖文)
赵励君心理顾问回复
案例中的老陈真的很像是在坐过山车,从一个极端快速转到了另一个极端,遗憾的是两个极端都不很恰当。
老陈之前逆来顺受的表现,带有很明显的攻击性被压的特点。从深层心理学的角度说,攻击性是人的本性之一,人通过对外表达攻击性来适应竞争,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获得相应的利益保障。如果在成长或发展的环境中遭受过某些特别因素的打压,人的攻击性可能会被压制甚至会被压抑。攻击性被压的通常表现就是像老陈一样,“无论谁让他做什么,他从不拒绝,无论别人说他什么,都是好脾气的笑笑了之”、“加班晚餐就差老陈一个人的,老陈也没说话”等等,对自己应有的合理权益不维护、不捍卫。
老陈的案例中还有一个互动信息,就是“时间久了,老陈也就不被大家当回事了”,这个信息很有意思。如果从道德性的角度看,似乎领导和同事们应该主动记着老陈的损失,应该在适当时候主动补偿给老陈一些利益,这样才是符合理想中的道德与高尚。但是如果从社会的角度看,“领导和同事们渐渐不把老陈当回事了”这个结果,尽管有些凉薄,但却更加符合现实性。
换句话说,在资源相对不充裕的条件下,一个功能正常的成年人想要获得应有权益、维护基本生存,原本就应该建立在自己恰当、合理地主动索取与竞争的前提下,原本就不应该把自己的生存与利益寄托于外界的补偿,不管这种补偿是出于道德性还是出于怜悯性,都是不合理的。因此,老陈的领导和同事因为老陈一直放弃主张权益,就渐渐忽略了老陈,这个互动结果并不代表领导和同事们是“坏”人,只代表领导和同事们不是圣人,只是普通人。从社会的构成来看,绝大多数的人不是圣人、只是普通人,这恰恰是现实社会正常的存在。
在经过利益受损的苦恼与别人的指点“教育”后,老陈改换了行为方式,不再压自己了。遗憾的是,案例中老陈的新做法是“斤斤计较”
“越来越刻薄”“难以相处”,说明老陈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依然不恰当。
从心理角度说,一个人但凡带有极端化的想法、做法,不管是偏左一头还是偏右一头,都是不恰当的,都会损害利益。偏左一头、严重压着自己时,会损害自己应有利益的获得。偏右一头、过分斤斤计较、过分刻薄时,会造成人际关系损害,而人际关系损坏的后果反馈回自身,依然会损害自己的后继利益。仅从案例中简单的叙述来看,还不好判断当初老陈攻击性被压,机理上是压制性的?还是压抑性的?但是不管是哪种心理机理,当初与后来的做法都不很恰当,这是可以确定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老陈今天的极端化做法,也是因为当初压自己的时间太久了,导致自己一直没能学会怎样与外人恰当地相处。这一缺陷既有认知不足的成分,也有经验不足的成分,如果老陈自己觉得自己现在这样也是不好的,那么下一步老陈需要学习、补充的,就是向中间靠拢。具体来说,就是学会在社会相处中增加一些合作性与妥协性,学会既保护自己的恰当权益,又有恰当的分享、竞合。关于这些有大量文字可以参阅,就不赘述了。
(本文已发表2016年7月21日《每日新报-职场版》)
前一篇:你们喜欢模仿我 就是为了挤对我
后一篇:我比别人拿的"本儿"多 却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