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谁都好 反而讨人嫌

(2015-09-20 10:50:30)
标签:

认知误区

讨人嫌

职场心理

eap

天津心理咨询



(本文已发表2015年9月10日《每日新报-职场》)

http://s7/mw690/001lyZtkty6VzFS9h9Ye6&690反而讨人嫌" TITLE="对谁都好 反而讨人嫌" />


  “我对每个人都是诚心诚意的,从来没有什么花花肠子,可是在别人眼里我就是个‘讨人嫌’的人。”提起这些事,刘艳就很郁闷。
  刘艳在一家公司做会计,工作仔细认真,尤其一沾数字的问题就变得特别精明,可为人处世却大大咧咧,心直口快,在人际关系方面有些不转弯,说话总是不经过大脑,这与工作中的她简直判若两人。正因为这种性格,刘艳在单位没少得罪人。
  有一次,有个年长的同事做报表,正赶上对方与部门经理说话的时候,刘艳发现报表中有个错误便提醒对方。那位同事先愣了一下,然后对刘艳说“还没弄好,一会儿再说”,可刘艳却直言:“你看,不是你现在弄的这个,是那边你要传的那个。”同事狠狠地瞪了刘艳一眼,还说刘艳多管闲事,连续好几天,跟刘艳说话都没好气儿。“我好心好意提醒她,她不但不领情,反而怪我多事。”刘艳生气地说,“她还不是按照我说的改过来了,要不整个都错了,还得返工。”去年年底,财务部新来个同事,是托关系介绍来的。当时正赶上快过年了,要做年度的成本核算和整合,新来的同事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刘艳又开始热心肠地教人家。可能由于对方接受能力比较慢,刘艳话里话外总是透着不耐烦的劲儿,比如“哎呀这个不对”“哎呀那个不能那么算”,而且每次都说得很大声,使得新同事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虽然顺利把工作做完了,可新同事再见到刘艳却连招呼都不打,刘艳主动跟人家说话,对方也是很敷衍。“他做得不对,我还不能教、不能说了吗?要不是看在同事介绍的面子上,我才不管呢,再说,别人都是各做各的,要不是我教他,没有人管他。”就这话,刘艳私下里说了很多次,也得罪了不少人。
  有同事劝她,为人处世要婉转一些,可刘艳却反驳:“婉转不就是不说实话、恭维人嘛,我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直来直去难道有错吗?我觉得公司里像我这么实在的人不多。”听着刘艳这样说,其他同事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单位里口是心非的人总是吃得开,像我这样实在的人却总是落包涵。”刘艳委屈地说,入职五年了,除了第一年得到了优秀新人的荣誉外,再也没有得到过任何奖励,更不要说升职加薪。“我工作尽心尽责,对人实实在在,难道我做错了吗?” 
  (记者 白颖文)



  赵励君心理顾问回复

  案例中刘艳的郁闷和委屈都能够理解,但是不得不说,刘艳的苦恼很多是来自人际交往模式和自我认识方面的误区,从这个角度来说,郁闷和委屈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导致的。作为一个成年后的社会人,“大大咧咧,心直口快,人际关系不转弯,说话总是不经过大脑”的表现,肯定不能说是情商成熟的体现。
  案例中提到的年长同事,被刘艳当着经理的面指出错误,而且在同事向她暗示“过一会儿再说”之后,刘艳依然坚持如故,这无疑就是当众给别人上眼药,不论是职场上还是普通社会交往中,这种做法确实是挺没眼眉的。在指导新来的同事时,刘艳反复、多次地当众大声指责和贬损,这无异于反复撕扯新同事的面子,扒得新同事赤身裸体。类似这些行为表现,对方心生反感是很正常的,假如对方没所谓、不反感,那才叫不正常。

  那么刘艳为什么会经常做出这样低情商的事?简单地从刘艳自己的表述中看,就透露出几处问题,比如刘艳自己认为:“直来直去=实在、诚心诚意”、“婉转=不说实话、就是弯弯绕、就是口是心非”,这些观点认知有着很大片面性狭窄性,从社会化的角度来说就是低情商不成熟的体现,从心理认知角度说,是存在着很多绝对化、概括化的认知误区。
  也正是因为这些认知误区,导致刘艳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讨人嫌”的行为。类似这些低情商、不成熟的行为习惯,肯定会累及一个人在社会上的人际关系,也肯定会影响职场上的发展,比如刘艳尽管工作仔细认真,但是这么多年一直就得不到奖励,更别说升职加薪了。
  但是令人担心的是,这些“讨人嫌”行为并非到此就为止了,而是还会不断循环、加剧。因为当一个人长期得不到发展时,心情的郁闷、苦恼会越积越多,在这样的心情背景之下,原有“心直口快”的习惯,很可能就会在不远的将来升级为戾气、怨恨、敌视身边的一切。这种新的演变结果,将会更加恶化刘艳的职场形象和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同时,如果长期困在既郁闷苦恼,又不做调整改变的夹层中,刘艳自己的整体的心理健康就会逐渐被影响,也许以后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隐患就会悄悄找上她。其实从刘艳目前的状况看,类似“既热心肠地教别人,又不耐烦地反复指责贬损”的信息,类似 “他做的不对我就应该教,最后还是我说的对,要不就整个都错了”的信息,类似“要不是我管,就没人管了”的信息,类似“同事都是靠口是心非才吃得开”的信息,都不同程度地透露出刘艳在更深层的心理、信念方面可能还存在有更大的问题。
  总之,莫看说话习惯是细节小事,其结果将直接影响人生生涯的各种发展。

  (本文已发表2015年9月10日《每日新报-职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