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 敌不过门当户对
(2012-08-26 23:00:12)
标签:
情感婚姻心理赵励君eap杂谈 |
爱情
敌不过门当户对
(本文已发表2012年8月21日《今晚经济周报》)
讲述者:勇先生(30岁)
2006年3月,在一次国际金融选修课上,一位回答老师问题的女孩进入我的视线。秀美的长发乌黑发亮,一双闪闪的大眼睛好像会说话,高挺的鼻梁很秀美,一对浅浅的酒窝,样貌端庄秀丽,当我深情注视她时,没想到,她的眼睛也向我看来……
一见钟情
让我甘心付出一切
和所有美好而浪漫的爱情故事一样,我们相识,相恋了。在校园的小树林,我们手拉手哼唱着小情歌;在操场边,我们不顾形象、声嘶力竭地一起为校队加油;在食堂,我们为对方夹菜,幸福地看着对方吃下;在小剧场,我们被朱丽叶和罗密欧的爱情感动得潸然泪下;为了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我甚至可以债台高筑。我们爱得是那么单纯,甜蜜。
转眼,我们要毕业了,我想去偏远的贫困区支教,可以锻炼自己的勇气和意志。而她却说;“你要陪我考公务员。如果你选择支教,我们就分手。”经过几次争吵,为了她的理想,为了让我们的爱延伸,我妥协了。从此我和她在自习室钻研行测知识点,在吃饭时探讨申论要点。我放弃多次求职和求知的机会,只要她高兴我愿意牺牲一切,不后悔。
为爱付出
牺牲事业变无能
很多人都认为情侣性格互补会使生活更和谐,想想也有道理。我俩,都是很要强的人,我的要强是隐忍的执着,她的要强是明面的张扬。事实上我不是不上进,我也在默默地努力着,但这其中的种种痛苦我却没有向她表达。而她,不知是刻意还是真的生气,经常对我着急上火,我认为这是对我的不理解,我心里也很难过。现在回忆起来,沟通太重要了,如果大多事情和心情两个人能彼此分享,那么就更能够理解各自的苦衷,更加珍惜对方。
爱得越深,伤得越深。经过2次国考失败的她,变得像另外一个人。不再是那个能包容,爱撒娇的女孩,而总是无故地冲我发脾气,埋怨我不上进,不能给她及家人带来物质上的安全感。有一次,我去看她,因为逗留太久没有赶上回学校的末班车,本来想让她多陪我一会儿,她却头也不回的走了。我只好搭车回去,孤独感,失落感油然而生。
物质第一
和她交往的这段时间里,我放弃了太多太多求知和求职的机会,就是为了给她安全感,了解我的人可能会知道,这七年,我身边的女生很多,不乏各方面优秀的女孩。和她在一起的日子,我有意地远离她们,不在一起的日子,我更是逃避她们,我害怕,害怕因为别人让她误解而伤心,我害怕她会因为我的“移情别恋”而愤然离去。往往太害怕失去,失去得更快。在我心里,早已将她当作了亲人,虽然只是恋爱的年轻人,但是我们经历的事情太多太多,所以直到现在,我走在校园或者天津的很多地方,都会勾起我各种回忆。我是多么想和她携手走完人生之路。只是一切已惘然。
为了抹平心中悲伤,我选择出国深造,在国外的日子里时常想起,我们美好时光。她的影子在我脑海里总是挥之不去。最近听同学说,她今年十月结婚,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出来。祝福我心中唯一的女人一生幸福。
(记者 吴瀛)
情感咨询师:赵励君
编辑转过来这篇读者倾诉,看后无语良久。作为心理咨询师,我真的希望能给这位读者一些认可,以便让他在伤痛中稍微舒服些。但是看来看去,我依然只能说对勇先生的苦恼很理解,但却很难给予认可。
过度的好往往带来不好
勇先生的这份爱情的初始,起源于对女孩秀美的陶醉,这是合情合理的。男女之间自动发生的爱意,通常就是来自相互荷尔蒙的激发,有这个基础,后面美好而浪漫的热恋也就顺理成章了。假如时间能够停在这一时期,这份爱至少表面上蛮说得过去。
但是,深入一层来看,这段感情其实在热恋期里就已经有深层的隐患暴露了,虽然勇先生自己认为这段期间“爱是那么单纯,甜蜜”,但实际上挺甜美,但不单纯。“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举债”,表面看是男生爱的表现,其实背后流露的是男生的心理隐疾,可能来自自我认可不足,也可能来自讨好型依恋,也许二者都有。
当一个人太在意一份关系时,就会宁愿放弃自己的利益,拼命地对对方好,一心一意只想怎样避免对方不高兴、怎样避免对方离开。但在正常情况下,这种“超好”只会导致几个可能:一是对方学会享受超好,你的付出越来越重。二是情境转变时你曾经的好会贬值,对方也会离开。其实,这几种结果都是你教会对方的。
爱情要不要牺牲、要不要理由?
勇先生
“为了她高兴我愿意牺牲一切,放弃多次求职和求知的机会”,这又是一个问题表现。
在恋爱初期,当双方沉浸在热恋之中时,两个人体会和考量的只有感性,理智在这一阶段是消失的,这期间,某一方的牺牲确实会给双方的热恋加温。但是,现实中绝大多数爱情不会只停留在热恋期,终究是要渐渐走向回谈婚论嫁的婚姻方向,而婚姻是理智的是现实的,进入这一阶段后,之前曾经过度牺牲的一方,往往就会处于物质和现实条件比较中的劣势。
爱情是什么?一万个人会有一万个定义,人类文明史几千年,也都没有弄明白。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人在恋爱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追求重点:初期,纯粹的感性的爱情是重点,后期,现实的理性的婚姻是重点。这一变换是客观,不能忽视,也无法否认。
爱情要不要理由?看似不要,因为恋爱是个人的事儿。确实,当爱只藏在内心、只是一个人悄悄去爱时,确实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但是婚姻则是社会化行为,会牵涉众多社会性因素。如果要把爱情继续演进到现实社会里,变成二人、两个家族之间共同的事,就需要一些理由了,这时,相涉的各种社会关系怎样评判和参与,这些都是现实。而现实是需要理由的。
隐忍的问题
在双方交流的模式上,勇先生“隐忍、不表达痛苦”的方式也是另一个大问题。
心理学的基本认识就是,当一个人心有痛苦但却不倾诉时,人就需要动用更多的心理力量去掩盖它、压制它。越是努力地去掩盖、压制痛苦,身心负荷与消耗就越大,时日越久身心透支就越多,原本存在的痛苦也就越来越难以忍受。
当内心痛苦时,如果有机会向人倾诉心中的难受,不仅可以获得情绪上的舒缓,更重要的,双方可以获得认知上的对照,可以获得信息上的交换,在如何应对双方面临的问题时,也会得到启发。可以说好的交流与倾诉的意义在于:把一件事情说清楚,才有机会想清楚、处理清楚。
门当户对的困惑
勇先生对这段感情的另一处幽怨,是对女生父母看重家庭背景、要求“门当户对”的不满,很让勇先生恼火、愤怒。
我们说,幸福的婚姻往往发源于爱情,但是幸福的婚姻不会仅仅停滞在爱情。打个比方,爱情像是婚姻的餐前酒,没有爱情味道寡淡,只有爱情吃不饱。作为社会形式之一,婚姻的本质并不是爱情,而是生活。
广义上的“门当户对”,并非单指物质财产,而是指各自的人文背景、教育背景、素质背景以及价值观念基本相近,双方有相近的价值观、生活信念和人生理解。这样婚后2人之间的相处融合率会高很多。同时,如果有相近的原生家庭、成长环境与经历,2人+
4人之间的相处也会更容易些。
绝大多数感情,在经历了热恋期、亲腻期之后都会回到现实生活中,这时很多门户背景带来的问题就开始慢慢浮现,各自细碎的小枝小叶会渐渐汇聚出各自原生家庭之树的特色。这时,夫妻背后各自的父母兄弟姐妹等因素,也都将通过2人的心理和行为掺和进来,2人婚姻开始演变为6人乃至更多人的婚姻。婚姻中,2人之间绝大多数矛盾并不难调和,但是一份6人甚至更多人掺在一起的婚姻,如果有观念分歧、习惯矛盾等,要想调和就难上加难。
因此,父母长辈常说的“婚姻要门当户对”观点,是在社会发展中有一代又一代人积累出来的经验,有它存在的意义和理由。
关于“走出来”
勇先生叙述中最后一句“祝福我心中唯一的女人一生幸福”,令人心里一紧,听得出,直到现在,这段感情依然没有淡化,她依然是勇先生“心中的唯一”。
我们说,每一段真情实意的感情投入,确实是很难忘掉的。但是,当一份感情已经走远很久,勇先生还沉浸其中不出来,这已经不再是忠贞的宣示,而是带有心理自虐的成分,这背后的心理意义是:沉浸在过去、废掉今天的时间、错过明天的人。
过去的某段恋情可能真的让你刻骨铭心,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会让它持续困扰自己、不让它影响自己走进下一段感情。一段感情的离去,如同一棵大树从心底被掘走,留下的将是一个巨大的坑,靠时间只能淡化,但这个空洞永远填不满。唯一能做的,是痛苦过后再在坑底种一枝感情的小苗,重新用心浇灌它长大。当它再一次参天茂密时,原来的坑自然就填补了。如果一味沉浸于过去的思念,并不能使时光倒流,只会使现在加倍受损。
另外,从勇先生的叙述来看,这份感情虽然已过去很久,但依然还有很多地方想不明白,还在继续的苦思冥想。其实,人生中很多事是到老也想不明白的,于是有些人会越发委屈,再于是会越发希望能想明白。只是呢,如果循环于现有的误区性思维圈子,再想多久也依然想不明白。这时,人的苦闷其实早已偏离了初始,更多是陷入“想不明白还偏要想”的苦闷。
我们说,一段感情无法忘记,这不是心理问题。但是如果一段感情过去多年后,始终无法释怀,只要一触及相关信息内心就会撕扯痛苦如初,这就是心理问题了。这时,建议勇先生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你一直怀抱着痛苦不让它离去?
(本文已发表2012年8月21日《今晚经济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