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结婚没有想象那么可怕

(2012-04-17 10:38:02)
标签:

结婚

心理

焦虑

赵励君

eap

杂谈

 

 

结婚没有想象那么可怕
(本文已发表2012年4月15日《今晚报》)

恋爱时热火朝天,而随着婚期临近,心中的激情开始逐渐被焦虑代替,万事俱备只欠登记时踌躇不前、举棋不定:那个人是我的另一半吗?婚后我能拴得住对方吗?这步棋走得对吗?要有闪失可亏大发了!就像赌场“下注”前那样忐忑,不敢去推婚姻的大门。

当今结婚成本不断升高以及离婚率高的负面影响,结婚成了一种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为,焦虑在所难免。婚前同居现象越来越普遍,“试婚”的时间越长,双方的缺点越会暴露,影响两人的感情是必然的,自然对结婚的兴致大减,种种因素都会让新人及其亲属对未来的生活产生不确定感和焦虑感。其实,换个角度看待婚姻,也许就会让焦虑减少很多。

人在面对重大决策时都会有焦虑情绪,“不了解”是焦虑的根源,会产生不安与恐惧。通过坦诚交流,听听对方的意思和想法,婚前的不安与焦虑会有所减弱。有些新人或家长担心婚后会出现这样或那样不好,其实,这种担心多半是听多了负面报道而产生了负面情绪。现实生活里放眼周边,婚姻顺利稳定的永远是多数,应该调整下视角,多看看正向、顺利的事例,焦虑感就能下降。

婚前新人不要纠结于“真的就是他吗?”这样的问题,因为这是个伪命题。包括爱情在内的所有事情中,永远都不会有绝对、唯一的选择。就像寓言所说,如果只想在麦田里找出最大的那枚麦穗,只会把自己饿死。事实上,幸福的婚姻里没有最优,只有适合。

婚姻关系中对“领导”“欺负”等概念的理解,与普通人际关系中的理解截然不同。婚内双方是一种相互适应、相互妥协的模式,这种模式与相应的心理位置会由二人自动完成,适应的就是合理的。建议新人不妨趁着筹备婚嫁,提前“预演”一下,承担各自应尽的那份责任,一段时间后,心理也就渐渐适应了,这时两人对今后家庭生活的信心会增长,焦虑感自会下降。

总之,有婚前焦虑不必太担心,幸福的婚姻生活恰好是治疗“婚前焦虑症”的最佳方法。
  (本文已发表2012年4月15日《今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