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场中不适宜打“乖乖牌”

(2011-06-17 18:56:38)
标签:

职场

竞争

心理

赵励君

eap

杂谈

 

职场中不适宜打“乖乖牌”

   (本文已发表2011年6月16日《今晚报》职场版)

   

  现代社会虽然不要求女性三从四德,但从女性内心的自我行为准则以及男性审美标准来看,温柔贤惠、不争不抢仍然是淑女、弱女子的特质,这使得职场中存在着很多乖乖女,她们顺从、循规蹈矩,从不冒尖儿、扎眼儿,在职场这个竞争激烈的角斗场中,她们蜷缩在角落中,毫无斩获之余不是遭遇弱肉强食,就是被人遗忘,处境十分尴尬。

  受累受气成杂工

  陈妮来自农村,在城市读书的她希望毕业后可以留下来工作,然而投了许多简历都没有回音,临近毕业,终于有一家贸易公司通知她去做行政助理,因此她对这份工作特别珍惜。进入公司后,她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把自己视为“小学徒”,常帮助别的同事影印文件、收发快递,连办公室的卫生她都包揽了,这种“我为人人”的精神赢得了同事们的好评,她心里美滋滋的。

  但是好景不长,大家就习惯了使唤她,原本是她出于情分做的事情一下子变成了本分,有一回她因为身体不舒服而没有打扫卫生,转天上班时就被同事半开玩笑半指责地说:“不够尽职啊,没有刚开始时用心啦。”这让她感到很不舒服,自己怎么就一下子成了使唤丫头呢?而她的主管对她整日瞎忙而不能全心投入本职工作也感到不满,陈妮觉得自己沦入了猪八戒照镜子的处境。

  心理对策:树立自身岗位价值

  本案的陈妮对来之不易的工作非常看重、心存感激,表面看可以理解,但过分看重的背后,折射的是陈妮内心自我价值感不足,并因此造成相应的焦虑和担忧。陈妮希望提升价值的方向没错,而通过“我为人人”的路线却有误,于是出现“费力不讨好、里外不是人”的结果也就不奇怪了。

  如果陈妮一族采用努力做好、做精本岗工作,通过本职工作逐渐树立自己的岗位价值、获得直属上司的认可,并在获得外在成绩的同时,同步内化、提升自我内在价值感,就可以逐渐消减原有内在价值不足造成的担忧与焦虑。在满足这一关键前提之下,再考虑如何处好同事关系、如何获得同事认同等次要问题。

  没棱没角没个性

  很多女孩子在工作中常常会做惟命是从状,别人怎么讲,她就怎么做,即便是自己不喜欢或者不能承受的工作也都隐忍地接受,从不说出自己的态度,只是一个人默默地加班加点,却又不为老板所知。在开会的时候她们往往坐在角落或者最后一排,发扬“沉默是金”、“笑不露齿”的精神,老板从她们的脸上除了读出赞成或无异议外,根本发现不了其他有建设性的内容。更有甚者整日和老板玩捉迷藏,生怕老板发现自己的存在,致使老板有时会忘记她们的名字和职位。不能引起老板注意的人,自然也会被周围同事忽视,久而久之,她们就成了企业中的弱势群体,成了没棱没角气儿也不足的“皮球”。

  心理对策:树立自信勇于表现

  本案“惟命是从、没有个性”的背后,依然是内在自我价值感不足,因为觉得自己啥都不算、啥都没有,所以不愿、不敢表达自己。于此同时,本案的情况还透露出一定程度的权威恐惧心理,所以会出现“躲领导、玩捉迷藏”的现象。

  在任何一个利益群体中,每个成员的成就认同,最重要的来源往往通过群体领袖的认可和褒奖,做得好还是不好,很多时候并没有固定唯一的第三方标准,通常是由领导评判的,这在目前国内职场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那么,假如领导看不到、分不清、认不出,下属不论如何努力、如何出色,做的也都是无用功。

  不愿冒险难升迁

  不论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还是“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都表明成功需要踏实肯干,但更需要勇气和敢于冒险的精神。而这恰恰是乖乖女们所欠缺的。

  赵倩就曾因此吃过不小的亏,那时候公司正在上新项目,其实她之前对这个项目已经做了许多了解和准备工作,但由于缺乏自信和缩手缩脚,在老板问及谁愿意挑战一下时,她还是选择了沉默,不曾想比自己晚进公司的小张拍着胸脯把这个项目揽了下来,在实际执行中,小张还多次来向她“取经”,任务完成后,小张被连升两级,而她却竹篮打水一场空。通过这件事,赵倩才明白一味地被动等待是非常不明智的,姑且不说有的老板并非伯乐,即便他是伯乐,也不一定能有时间专门来“发现”你。

  心理对策:改“等机会”为“求机会”

  除了存在自我评价不足的问题,赵倩的困扰还来自其他两个方面:一是进取动机与进取技能不匹配——又想发展又没有抓机会技能之间矛盾;二是对竞争认知有误区——“求机会”还是“等机会”之间含混不清。

  在职场中乃至社会群体里,是希望伺机脱颖而出?还是打算安静地求稳定?这是一个巨大的价值选择。在多元化时代,哪种选择都没有对错之分,符合自己的本心意愿就是对的。

  假使根据自己的身心个性,确定要选一条平凡但稳定的路线,那么当然有权利默默、有权利不参与各种竞争。但如果希望随着年龄经验能力的增长,自己能有更多的新发展,那么恰当树立进取目标、恰当培养进取能力,就是必须的心理准备。在张扬个性、高度竞争的时代,如果只是一味地等待,最终可能只会等到黄花菜都凉了的境地。

  (本文已发表2011年6月16日《今晚报》职场版,顺致谢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