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建华:“河父海母”的历史人文背景

(2008-06-03 21:43:25)
标签:

河父海母研讨会

文化

    中国当前长篇小说创作走向暨《河父海母》研讨会发言之五:

              李建华:“河父海母”的历史人文背景

    李建华:“河父海母”的历史人文背景

    来参加这次会议非常高兴,在此我确实有好多话要说。我和玉文相识,是在他20岁的时候,那时他写了部长篇与我交流,很幼稚、很天真,“我写了部长篇,请老师看看”,当时说实话,我看了后觉得有很大的欠缺,我鼓励他多读点书,多看点别人的作品。

    玉文是一颗不幸的种子,他所住的村庄非常的贫困,一面是村庄一面是大片的荒原和盐碱地,喝的水在一个大湾里,由于土地的盐碱,湾里的水变成咸的。玉文就是喝着湾里的咸水长大的。同时,玉文也是颗幸运的种子,这片土地,让他懂得了生活的艰辛,给了他很多生活的体验,更给予了他坚韧的性格,给了他创作的源泉,《河父海母》也由此得以诞生。

    他的成长过程非常不容易。为了生存他从东营辗转来到桓台,从机关又来到企业。我没想到他在创业的过程中还没忘记文学,还是对文学那么热爱,确实不容易。

    《河父海母》这个小说引人关注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片土地太神奇、太伟大了。我可以把《河父海母》这篇小说创作背景大体说一下,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流了千年万年、千里万里,到达黄河入海口,这里也是唯一生产土地的地方。这里包容了一些穷人、逃荒的人、移民,这样就会形成他们特殊的生存能力,包括一些战败的士兵,还有一些逃婚的恋人,里面的人群非常复杂,每一个家庭都有他不同的背景,都是些背井离乡的移民,来到这个地方举目无亲,靠自己的拼搏奋斗展开自己的奋斗史,《河父海母》就是这样一部奋斗史。所以,我一直相信,也许是李玉文,也许是别人,这片土地上肯定能出现一部震撼世界的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