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地下室渗水的常见部位:
1、外墙的墙根部位;
2、在地下室变形缝两侧的墙体部位;
3、穿越地下室外墙的下水管道;
4、穿越地下室外墙的暖气管道;
5、散水与外墙的交接处;
6、砌筑不密实的个别墙面。
二、地下室渗水的原因分析:
1、外因方面,如果建筑物外围的表水(如雨水、生活用水)不能及时排走渗入地下或地下管道漏水,导致建筑物地下室外墙长时间受水,而出现渗水;
2、内因方面(工程本身):
(1)墙根部位渗水、主要是内外墙抹灰时对墙根部位清理不干净导致外墙防水砂浆抹不到底部或墙根部位抹灰不密实,内墙抹灰与地面面层连接处有缝隙,而造成渗水,特别是墙根部标高与地下室室内地面的标高很接近时,这种情况更容易出现;
(2)变形缝处渗水、主要是由于变形缝处防水措施没有做好,导致室外地下水进入变形缝,从缝两侧的墙体渗入地下室;
(3)穿越外墙的管道渗水、是由管道预留孔洞堵塞不密实,当雨水较多的夏季或管道漏水时,地下水沿管道壁外表面渗入室内;
(4)外墙散水部位漏水、是由于外墙外侧的防水砂浆与室外踢脚接槎部位低于散水或与散水平齐,而接槎部位经常接不好,有时接不上,当散水开裂或散水与勒脚的缝隙没有用油膏添缝时,遇到大雨就会导致地下室渗水;
(5) 个别墙面漏水、是由于在墙体砌筑时砂浆不饱满,砌体间形成通缝,雨水从缝隙渗入。
三、地下室渗水的处理方法:
1、对墙根部位的渗水情况:首先,在砌筑地下室墙体时,要保证砌体砂浆的饱满度,避免从砖缝漏水;其次,在外墙内外侧抹灰前,应将根部处理干净,保证根部抹灰密实、到位,必要时在墙外侧与基础交接的阴角部位做成八字角;其次,要保证墙外侧防水砂浆的底部标高比地下室室内标高低,外墙铺贴柔性防水层时,也对墙根部位进行特别处理,一定要铺贴到位。
2、对变形缝处:常采用在缝内侧用泡沫板填塞,再用沥青麻丝封堵,外侧再用油膏做二布三涂的做法,既保证变形缝的变形量,同时也保证防水效果,在防水层外要砌筑保护墙,宽度比防水层每侧宽120,并将保护墙的防水层之间的缝隙用水泥砂浆填实,以免基坑回填时破坏防水层。
3、管道穿越地下室的穿墙洞,待管道安装完毕后,四周用干硬性水泥砂浆或素水泥砸实,然后外侧抹防水砂浆,待防水砂浆干燥后,在大于管道外径35mm的范围内刷两遍聚氨脂防水涂膜。
4、暖气管穿越地下室的穿墙洞,要考虑到管道的热胀冷缩现象,待管道安装完毕后,用沥青麻丝将墙洞砸实,墙外侧抹水泥砂浆,同样刷两遍聚氨酷防水膜。
5、对于散水部位处的渗水,应使外墙防水砂浆高出散水150mm左右或做到勒脚顶侧,保证散水部位的防潮层不断开,并做好散水与勒脚处的油膏填缝;为保证防潮效果,避免渗水,地下室墙必须用水泥砂浆砌筑,灰缝必须饱满。
6、墙面通缝渗水,砌筑前,先用水将砖表面湿润,再铺砂浆;砌筑时确保灰缝砂浆密实饱满,灰缝应勾缝;外墙抹灰前应先检查灰缝,若有不密实处再加强补缝。
7、为避免地表水或地下水对地下室的影响,还应在墙体外侧做柔性防水层一道,外侧再做隔水层,隔水层一般用2:8灰土做成,其断面呈倒梯形,下部最小宽度不小于500mm,上部宽度比散水宽500mm,如果外墙有水平防潮层时,隔水层底部标高应低于水平防潮层标高150~200mm;如果外墙没有水平防潮层时,隔水层底部低于地下室室内标高150~200mm;另外当车库顶铺设防水层后,其上所有作业应确保防水层不被破坏。
8、外因方面,要保证室外地面排水畅通,同时保证室外地面比散水最低处低20mm以上,对室外排水管道要经常保持畅通,并不被破坏,以免向外漏水;要及时排除暖气沟内的积水,通过对室外渗水水源的管理,杜绝渗水水源的出现,也是保证避免地下室渗水的一个很重要。
关键词: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渗漏防治
一、概述
二、裂缝出现主要原因
1、设计原因
①(GBJ10-89)规定: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为20(露天)-30m(室内或土中),但实际工程中墙长均超过此规定。
②强调结构的自防水功能、未设置柔性防水附加层。设计中自防水混凝土本身漏水:工程中由于结构复杂,如钢筋密集、地基沉降差异等原因,防水混凝土本身也可能产生漏渗水现象。所以,高水位地区设计地下室防水最好采用多道防水线。
③只在围护结构墙外立面设置防水层造成防水层不交圈,达不到整体密封状态,造成渗漏。
④设计地下室时,底板外侧、外墙外侧钢筋保护层未按规范规定设置保护层并适当加厚。
⑤设计人员考虑不周全,对坐落在山坡上的建筑物设计地下室防水时仅考虑无地下水,忽略了雨水对地下室底板及墙体的渗漏。
2、施工原因
(1)柔性防水层选材不当及施工质量差,包括对基层未达要求便进行防水施工。在转角处未予加强,在穿墙管件、预埋件、变形缝等部位处理不当,卷材与卷材搭接处粘结不牢等原因。
(2)地下室墙长期暴露在外:实际施工中很难做到墙完成后立即回填土和完成顶盖,这类薄而长的结构对温度、湿度变化较敏感,常因附加的温度收缩应力导致墙体开裂。
(3)温差过大
包括混凝土基础底板内外温差大、昼夜温差、拆模过早及气候突变等因素的影响。
(4)混凝土施工质量差
原材料质量不良、配合比不当、使用不合格的外加剂(如微膨胀剂、泵送剂等)、坍落度控制差,施工中任意加水以及混凝土养护不良等因素,均会导致混凝土收缩加大而产生裂缝。
此外,在地下室基础施工时,施工方案考虑不周全,混凝土分层浇筑间隔时间过长,导致浇筑上层混凝土时,下层混凝土已经初凝,形成施工冷缝。
(5)变形缝处施工处理不当,形成防水薄弱点
(6)在施工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渗漏
①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造成渗漏:外部地下水通过底板外侧面很薄的钢筋保护层进入底板钢筋周围,钢筋腐蚀使砼有缝隙,顺钢筋方向,向地下室内部渗水。
②穿墙支模螺栓处理方法不当造成漏水:外墙穿墙螺栓止水板焊接不严密,或穿墙螺栓在外墙面切割时留头较长,外部抹砂浆时未能将钢筋头盖严,特别是钢筋头露在抹灰层之外,做防水时穿破防水层,在地下水作用下形成化学腐蚀,并不断向内墙方向腐蚀造成漏水。
③外墙钢筋密集区漏水:外墙柱交接处和拐弯顶板内钢筋集中区出现漏水,原因是这些部位空间小,浇捣困难,混凝土不易密实,造成渗漏。
④钢管接头不严形成渗漏:混凝土内埋设电讯管线、照明管线等,由于钢管接头粗糙不严密,地下水进入混凝土中,再从钢管接头进管中,由内墙面接线盒向室内漏水,或沿钢管周围向室内渗水。
⑤后浇带漏水及墙根与底板交界处漏水:墙根与地面交界处及周边部分有潮湿、滴水现象,二者交界处有漏水点。
⑥施工管理方面及其他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工序安排不合理及管理不善。在有防水要求的墙体或底板随意开洞、埋管但不精心进行防水修补处理导致渗漏。
三、地下室渗漏的预防措施
1、设计方面
(1)合理设置伸缩缝及后浇带:地下室现浇结构,当长度超过30m左右即应设置伸缩缝。后浇带是一种常用的已被实践证明可以有效控制砼结构裂缝的方法。
(2)砼中掺加外加剂或外掺料。在混凝土中掺入膨胀剂,以补偿砼的收缩应力。或在砼中掺入纤维(如PP纤维等)类,该种纤维有一定抗拉强度,与砼握裹力好,达到增强砼硬化过程中的抗拉应力,控制砼裂缝的产生。
(3)设置防裂钢筋,增加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在地下室外墙水平筋应尽量采用小直径、小间距,使构造筋达到温度筋的作用,能有效提高抗裂性能。
2、施工方面
(1)合理选择使用原材料。
①水泥应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宜优先选用强度等级为42.5级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内掺适量超细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可减少水泥用量,捉高混凝土的可泵性。
②砂应采用洁净的中砂,严格控制砂中含泥量不得超过3%;并通过精心试配,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③石子应使用连续粒级的卵石或碎石;
④外加剂和外掺料,使用减水剂可以改善砼拌合物的和易性,且能够减少水灰比,减少用水量,防止砼中多余水分引起裂缝和空隙外掺料可以替代一部分水泥,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温度裂纹和收缩裂纹。
(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主要参数的确定。
①坍落度的采用应根据地下室不同部位和施工工艺选择不同的坍落度。严格控制水泥和外加剂、外掺料的用量。为使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必须保证足够的细骨料用量,应根据现场要求,进行试配。
②严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大,混凝土的收缩率大,抗渗性差。
③配合比应由实验室选定。
(3)养护
砼浇筑后,必须在12h内覆盖保温养护,之后砼表面要一直湿润养护到14d。为防止出现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最好其表面一直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对于大体积砼应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做好测温记录,控制内外温差≤25℃。
四、地下室渗漏的施工过程控制
1、模板应牢固,拼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发生变形或漏浆,极易引起漏水。模板的对拉螺栓应加焊止水环。
2、混凝土浇筑。为避免砼产生分层、离析,浇筑时应严格控制拌合物自由落差。浇筑可分层分段进行,但应注意层与层,段与段之间浇筑时间间隔不得超过初凝时间,以免出现施工缝。
3、提高混凝土振捣的质量。地下室砼应全面细致地进行振捣,下料和振捣要形成一定的顺序,防止漏振、欠振。要在下层砼初凝前完成上层砼浇筑振捣,振动棒插入下层砼中5-10cm,以保证接层部位砼的质量。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以砼开始泛浆和冒气泡为准,不得欠振或超振。
4、个别特殊部位的处理
(1)施工缝的处理
外墙施工缝应设在高于底板30cm的外壁上。对于地下室留置施工缝时,应设置止水钢板或按设计要求留置。浇筑砼前,要将原有砼表面的浮浆凿去,并认真清理后再浇筑新砼。后浇带的砼应采用补偿收缩砼。
(2)预埋件的处理
穿透外墙的预埋件,应在每一个预埋件上加焊止水环。预埋件穿透模板处要堵塞严密,不得漏浆。混凝土浇筑时,要注意将预埋件下方的砼振捣好,防止出现空洞、蜂窝。
五、地下室渗漏后的修补措施
1、堵漏的原则:必须通过剔凿找出上漏水点、漏水线,有针对性地进行堵漏;采取刚柔结合、膨胀增强结合的方法;对埋件周围漏水的堵漏,剔凿一定深度后,采用速凝剂堵漏。
2、处理方法
目前常用的地下室混凝土墙裂缝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四类:a、表面涂抹法;b、表面涂刷加玻璃丝布法;c、充填法;d、灌浆法。常用的为第三和第四种方法,如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更佳。
(1)充填法
用钢钎或高速旋转的切割圆盘将裂缝扩大,形成V形或梯形槽,清洗干净后分层压抹环氧砂浆或水泥砂浆、沥青油膏、高分子密封材料或各种成品堵漏剂等材料封闭裂缝。当修补的裂缝有结构强度要求时,宜用环氧砂浆填充。
(2)灌浆法
灌浆材料常用的有环氧树脂类、甲基丙烯酸甲酯、丙凝、氰凝和水溶性聚氨酯等。其中环氧类材料来源广,施工较方便。灌浆方法常用以下两类:一类是用低压灌入器具向裂缝中注入环氧树脂浆液,使裂缝封闭,修补后无明显的痕迹;另一类是压力灌浆。
六、综述
以上为本人在实际现场工作中总结地下室混凝土渗漏的产生原因分析及防治的主要方法措施,稍显粗浅,很多细节尚须完善,在实际施工中亦应以从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以保证地下室防水效果。
1.
(2)内防水
施工方便,但属于被动式防水,对防水不利,所以一般用于修缮工程 。
对于别墅地下室防潮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防潮防的是潮气(水蒸气),而防潮防的是地下水(液态水),防潮层的分子致密度是难以阻止潮气进入室内的。而且地下室的水汽是有一定的气压的,单纯的用防潮涂料来做,不仅不能起到防潮的作用,而且由于气压的缘故,还会使防潮涂料层起泡,或脱落的现象产生。所以地下室,或一楼地面在做防潮前必须做专业的防潮处理。
简单的地下室防潮只需要在地表覆盖上防水卷材或者直接喷上防潮液就能达到地下室防潮目的,特点是在立墙外侧抹水泥砂浆,上涂冷底子油一道,热沥青两道,在砖墙下部与混凝土有地下水侵袭,地面相同标高处铺水平防潮层一道,以防止土壤中潮气因毛细管作用沿砖墙砌体上升墙外侧填以2:8灰土。
别墅地下空间一般空气比较潮湿,因此墙面装饰材料尽量要选择防水性能好的壁材。同济微晶别墅地下室防潮作为彻底解决地下室防潮问题的典范,其具有较强的社会意识。根据别墅地下室防潮规范要求,土建时应在地下室墙体、底部的外侧做防水称主动性防水,在室内做防水称被动性防水,被动性防水是一种补救措施,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地下室防潮市场稳健发展前景广阔,应打造透明化市场秩序。国外发达国家拿出建筑土建工程造价的10%用于防水,这正是从他们走过的路,总结出来的。多拿出一点点(百分之几)用于防水应是明智之举。要解决我国建筑八成渗漏问题,提高防水造价势在必行,而借鉴国外经验,打造成熟的、公开、透明的良性市场竞争更是迫在眉睫。
别墅地下室防潮和防潮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别墅地下室防潮防的是潮气(水蒸气),而防潮防的是地下水(液态水),防潮层的分子致密度是难以阻止潮气进入室内的。而且地下室的水汽是有一定的气压的,单纯的用防潮涂料来做,不仅不能起到防潮的作用,而且由于气压的缘故,还会使防潮涂料层起泡,或脱落的现象产生。所以地下室,或一楼地面在做防潮前必须做专业的防潮处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