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优秀的家长》讲座材料2
(共分10个小专题)
感谢朋友们还没有遗忘这个博客,目前常用的平台是微信公众平台,公众号为:玉娟老师。
http://s6/mw690/001lyLp2zy7grav4USh55&690
分享从家长和学生那里学来的教育经验
正如我在家长学校讲座中所讲:虽然自2008年12月开始与所任班级以外的学生家长交流,每年都有几次与家长分享的机会,每次接到领导布置任务之后我都非常忐忑不安甚至诚惶诚恐,每次接到的任务话题都不同是其中一个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20多年的从教经验让我认识到:东师附中家长中有很多教育专家,他们不但事业有成,而且在子女教育方面都有很多独到之处,既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又有高明的教育方法,同时又有令人感动的奉献精神,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们是我真正的老师。在忐忑不安的同时,我又非常期待与家长们的交流,每次都是十分快乐而欣慰地接受任务,最重要的原因是希望自己有机会回报这样一个给自己帮助最大的群体。
下面分享几篇我曾经从学生和家长那里学到的教育智慧: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q16mibxvoGnRmPouTkq1liaZUrdl4iaiat12Dqib6SAzP4tG754NynaGzfjdz1eOGulYNVyq5K0u3OP6yQNoPoEnIXg/0?wx_fmt=png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q16mibxvoGnRmPouTkq1liaZUrdl4iaiat12ic07icAaHEfh5BugB94ra8E1AZiamLRDbXshGZK1RCwicssP5zDYGC33MA/0?wx_fmt=png
优秀学子徐思瑶母亲赵女士介绍梗概:
总体评价孩子的学习:对学习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课堂听课效率高,记笔记快,有提前预习的习惯,预习时习惯将疑问记到疑问本上找老师同学帮助解决,每科做一到两本练习册,定期总结归纳。概括起来是学习主动,踏实认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
一、有关英语学习
及早培养学习兴趣,与外教学习口语,逐渐通过口语交流及竞赛增强自信,阅读英语书籍,不为学英语而学,把英语作为学习的工具。
1、挤出时间比如上下学路上听英语。
2、阅读大量文章。在读中学和用。
3、用英英词典,培养英语思维习惯。
4、写英语周记,保证高质量长篇幅。
5、参加各种考试与竞赛。
英语为她开启了了解世界的窗口,为她提供了很多实践的机会,也塑造了她开朗的性格。
二、有关学科竞赛
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开展,不能急功近利,要以平和的心态参与。兴趣第一,勤奋第二,热爱为前提。
三、有关课外活动
培养孩子高效处理事务和学习能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因为经历过各种大型活动的锻炼,所以孩子心理素质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国外大学申请
由孩子独立完成,未通过中介,通过网络了解相关信息,自主判断。美国大学的申请过程锻炼了孩子处理纷杂事务能力。当工作学习作任务多时,将目标任务化、阶段化。
五、现状
在麻省理工免修物理,其他各科成绩优秀,对学习内容应对自如,在华人社区学校辅导数学,并参与多项社团活动,同时做义工,已经适应并喜爱上麻省理工的学习生活。
六、互动环节家长关心的几个问题
1、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及时鼓励孩子,肯定孩子的进步;
2、平时学习的安排——保证充足睡眠,保证高效学习;
3、如何与孩子沟通——家长做孩子的朋友和老师;
4、如何释放压力——与朋友交流,听歌及看英文电影。
二、学生杨卓雅和冷岳奇介绍学习经验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q16mibxvoGnRmPouTkq1liaZUrdl4iaiat12oeuOtlIyAnAPNCdicERSz5S6kTp8icKlDOAVEVKRWzw6z5RDFbEV8ddw/0?wx_fmt=png
杨卓雅:
常听家长说,在社会上,有些人“干一行爱一行”,有些人“干一行怨一行”,学习也一样,不可能每个同学喜欢所有学科,但是可以努力培养自己对所有学科的兴趣,尽量做到“学一科爱一科”。
语文和外语是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多读多背是两科学习的基本方法。所有学科的学习都要上课认真听讲,很多同学都觉得语文简单,不喜欢思考回答老师问的比较基础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把老师的问题想象成考试题,强迫自己把每一个问题当作试题来思考,慢慢就能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从而学会答题方式。在阅读题回答方面,找规律,人物描写和情节铺垫都是可以建立知识框架的。另外,语文学科的意义不单是考试,这也是一个可以提高个人修养的学科,以史为镜可以增加自己的智慧,从而学习一些做人做事的经验、方法和智慧。做题时不搞题海战术,找到思维模式,分析问题时不能太主观,要分析出题人考查角度,不能自己想什么就答什么,学会换位思考。语文和外语的语感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读书积极培养,不能有懒惰心理。
数学学科需要多做题,要求“不二过”,即要求自己做过的题不出错。数学的学习环节要保证: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及时改正错误,总结归纳类型题。听课时重点听预习中不会的题,在老师讲题的时候不用记笔记,特别是不能为了追求笔记的完美而忽视听课,可以先在草纸上记思路和方法,之后再整理到笔记上。做题时举一反三,多做类型题,不用做太难的题,基础题做好了就会有思路和方法。
外语的学习要加强背诵,可以根据语境分成几个段落背,背单词也要在语境中记忆,从而形成长期记忆。记笔记时不用老师讲的都记,也不能什么也不记,确定不会错的部分不用记在笔记上,多听多练,注重基础和语法积累。
各科学习中,遇到老师反复讲基础知识觉得无聊的情况怎么办?就当作将课下的复习提到课上进行了,当作老师带领自己进行复习。
冷岳奇:
数学:一定要勤快,手勤也要脑勤,积极思考,尤其做题的时候,不能直接抄答案,回避用脑,只做简单劳动,虽然看似作业完成了,实际无任何作用,而且浪费时间。
上课认真听讲非常重要,听不懂的时候不能闹心甚至放弃听讲,及时调整心态听下一道题,不能第一道题没跟上而错过所有知识点。
做题方面要重视大练习,学校的大练习题质量好,特别典型,一定不能应付,自己找练习册做,老师推荐的练习册较好。
理科学习方面:
化学老师推荐的练习册很好,物理学习要注重思路和细节,把典型题型弄懂。对于理科学习,千万不能放弃,越难越要有攻克的决心和毅力。
累的时候及时调整思路,困的时候减少学习以外的额外活动,减少体力和脑力的不必要消耗,适当休息。
大练习和导学案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要重视,在老师讲题前能自己弄懂的先弄懂,防止老师讲的时候跟不上。
三、
2004年对我触动较大的一个家教案例——父亲周弘用心培养女儿周婷婷的自信心
周弘只是一个最普通的父亲,当初他的梦想是女儿婷婷喊他一声爸爸,可现在女儿不仅开口说话,而且荣膺《中国妇女》时代人物,并且排名第六,与她同时当选的有吴仪、邓亚萍、杨澜等海内外著名的中华女性;当初百分之百应上聋哑学校的婷婷,不仅没上聋哑学校,而且进了普通小学,连跳两级,成为全国十佳少年。而周弘一个老三届的初中毕业生,工厂技术员,一个与学校教育不太相干的父亲,却调进南京聋哑学校当了副校长,父女命运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其中一个小细节体现出周弘对孩子教育的智慧和用心。
有一天周弘看《海伦凯勒传》,无意中发现海伦的生日是1880年6月27日,他女儿的生日是1980年6月29日,于是周弘兴奋地对女儿说:“婷婷,太好了,天大的好消息被老爸发现了,我一直在纳闷,你为什么这么聪明,这么有灵性,原来你百分之百是海伦凯勒转世!不信你看,为什么你的生日跟他是同一天呢!”周弘把书送给婷婷,婷婷一看,有点失望。
“她是6月27日,我是6 月29日,相差两天”。
周弘不慌不忙地解释道:“据我了解,一天不差,海伦妈妈生她时是顺产,你妈妈生你时难产,刚好耽误了两天。”
许多年后,婷婷自己讲,海伦给了她无穷的力量,小时候做事遇到了困难,她就会想到自己是海伦凯勒,海伦凯勒一直激励着她勇往直前。
四、黄冬梅博士“家长与高中生有效沟通”讲座内容整理
玉娟老师:黄冬梅博士“家长与高中生有效沟通”讲座内容整理
在围绕“有效沟通的特点和规律”这一主题展开时,黄教授指出亲子沟通过程中要把握好“规范式社会关系”(即亲子是有血缘联系的特定规范的社会关系)与“非规范式社会关系”(即以情感维系的一般的人际关系)之间的尺度,即不可以因为与孩子有血缘关系而缺少处理这种人际关系的尺度,即不能无“边界感”,要尊重孩子,要懂得:即使是血缘关系,即使是父母付出了爱,被伤害的关系也是有裂痕的。所以家长要用与朋友沟通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沟通要有耐心,沟通离不开物理背景(环境)、心理背景(情绪)和社会文化背景(代际之间的文化差异)。同时黄教授简要地介绍了判断孩子心理状况的线索,如表情、姿体语言、副语言(语气、语调、语速),指导家长们进行副语言练习,即用不同的语气、语速和语调说出同一句话,自己感受一下怎样的说话方式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对于沟通的技巧问题,黄教授除了指导家长做到7个“C”(即完整、简明、体贴、具体、清晰、礼貌和正确,英文首字母均为“C”),在沟通中,家长要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同理心、要真诚而尊重。最有趣的是黄教授通过一个情境说明了不同性格的人在沟通中的三种典型行为,这三种行为模式分别被称为“自信行为”、“被动行为”和“冒犯行为”,情境是这样的:某人下班时,同事问他是否可以搭他的车回家,而他当天因为有事不能直接回家。在这种情况下,黄教授用活灵活现的语气呈现出三种不同性格人的表现:
“自信行为”的人会明确说明“对不起,今天我因为有事要去**地方,不能直接回家,我可以把您送到公交站点,这样可以吗?”
“被动行为”的人不会拒绝,又很为难,可能是这样的:沉吟半晌,慢而犹豫地“你要搭车呀,嗯,行吧。”对方见其似乎不满,于是说“为难呀,那我不搭了。”“那,也行。”结果是原因没说清楚,把朋友还得罪了。
“冒犯行为”的人的反应是“怎么总搭别人车呢,不能打车回家呀,咋就占便宜没够呢!”当黄教授学完三种类型人的说话方式后,现场听众都笑了,大家可能都在现实生活中扮演或是遇到这样说话方式的人。
因为时间关系,黄教授准备的详细内容并没能完全展开,最后黄教授用一个小故事结束了讲座: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
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很难得了。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看自己当成别人。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第四句话,把自己当作自己。”
黄教授用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人要想幸福,就要学会从容淡定看待人生的坎坷和不幸;学会设身处地地体会他人的感受;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哪怕是孩子;要照单全收而且欣然悦纳命运中的一切,用积极的态度应对一切,让生命过程成为一种快乐的感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