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美术馆:许德民残书、虫书和水墨书馅饺子的情绪表达

标签:
抽象艺术上海抽象上海抽象画会中国抽象艺术史 |
分类: 媒体报道 |
“六书之上:中国汉字的多重性情绪表达”展览2021年04月03日在刘海粟美术馆隆重开幕,展期至05月20日。本次展览由“六书之尚”、“六书之内”、“六书之外”三个板块构成,是刘海粟美术馆策划主办的一个探讨汉字艺术情绪表达的学术研究展览。
汉字是中国文化得天独厚的既是语言又是艺术的载体与形式。汉字艺术也是当代艺术中最具本土化、民族性的东方艺术。六书,是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象形、 指事、 形声、 会意、 转注、 假借。回到原点,追溯文字起源,汉字发生过程充满了人类命运的偶然、交错、曲折与奇遇。作为艺术,汉字的未来,也蕴蓄着人性的情感、情绪、变化、想象与精彩。从大众耳熟能详的汉字引申出新的智慧与创造,让汉字艺术承载更多更丰富的人性意识和思维空间,彰显海派文化多重性特征和百年传承,格致人文精神和时代气象。
2号展厅:聚焦七位当代先锋艺术家以文字为创作元素的”实验性“作品,将展览语境延展至“六书之外”的文化视域,探讨当代艺术中文字多重情绪表达的更多可能。有当今享誉世界的代表性华人当代艺术家徐冰的《天书》、著名抽象艺术家许德民独创的虫书、残书和水墨书馅饺子、还有蒋乃骏、麻进、陈量、翟轩弘、张海惠等人的当代汉字艺术作品,既有平面书写、油画、水墨画,也有装置、雕塑、影像与观念作品。展现出当代汉字艺术的多样性和前卫性。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时代的汉字艺术的对阵,也是两个不同声部的对歌。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情绪表达,却有着共同信念和民族文化的基因传承,汉字艺术,共守创新法则,携手气象万千。
许德民作品区域
许德民入选作品《抽象虫书》纸上水墨
许德民的“虫书”、“残书”和“水墨书馅饺子”三组作品和一个视频荣幸登殿参展,既有水墨书写作品、水墨装置作品,还有关于水墨书馅饺子系列作品制作过程的视频呈现。这是许德民汉字书写艺术再次入围重要的汉字艺术展。在此之前,许德民的汉字艺术曾分别入选过“首届海南国际艺术双年展”(2016三亚)“海南国际当代艺术展”(2017三亚)、“2018中国水墨泼彩画双年展”(上海、常州),“驭墨:布鲁塞尔水墨周2019”(比利时)、“国际汉字水墨艺术作品展”(2020上海)、“首届中国湖笔与汉字艺术大展”(浙江湖州)等国际、国内展。
许德民作品
《抽象虫书》纸上水墨
所谓虫书,是以虫形、虫迹为风格、符号特征的抽象书写。虫书即抽象书法。
锥划沙,屋漏痕,是中国传统抽象艺术理论案列,强调偶发性,可遇不可求。方法论是彻底摆脱千篇一律的临摹,走个性化的创新之路。虫书无字,类天书,它是抽象图式,有丰富的线条关系,有出人意料的构成,有拍案叫绝的细节。虫沧咬桑,迹蜿痕蜒,自庭由径,不拘往来,生宇命宙,不复如此。——许德民
许德民
作品
抽象虫书无字、无题、无文、无思想内容,习惯以读字阅文欣赏书法的观众会觉得看不懂。虫书无需文本,她被阅读的不是内容,是视觉形式,不是意义,是无限想象空间,是美感与境界,是欣赏书写本身的笔墨造型、独特个性、异样风格等等。虫书具备其他书法形式除文字内容之外的一切审美条件。笔墨构成、疏密节奏、浓淡枯湿、风骨意蕴等等。它还拥有常规书法所没有的自由而多变的尺度、随机偶发的笔触与构成、充满神奇的陌生化效果,大开大合、大丑大美的神来之笔,出神入化的抽象意境。而抽象是一切艺术的最高境界。——许德民
许德民入选作品
《残书》
残书,是制造文字笔划残破、残缺为风格和符号特征的抽象书写。
对残书的兴趣源于读碑帖。中国历代书法很多是在各种碑文上保存流传下来,由于风化与破损,使得碑帖中部分字迹是残缺、破损的。传统书法习帖都是将残缺字修复完整,以保持书法的原来模样。但我却格外喜欢那种经过歳月鬼斧神工后的沧桑感、残损美。——许德民

许德民作品
碑帖上的残缺随机、偶发,浑然天趣,从抽象兿术理论出发,属于偶发艺术,具有上帝之手、神来之笔之视觉冲撃力。翻帖时尃拣残破的字看,而笔划完整的字已索然无味。如同看敦煌壁画,如果不是歳月沧桑打磨,将色彩风化沉淀成如今的古朴、雍容、隐忍、含蓄、残损,敦煌壁画是崭新的面貌,还会有这么耐看吗?如果维纳斯不是断臂,她也不会成爲千古绝唱。按照残缺的风格创作书法作品,以残损为趣、为美,竭力开创与众不同,别出心裁,独俱一格、人无我有的书法风格,是我乐意做的事情。——许德民
许德民作品
《残书》
许德民入选作品
“水墨书馅饺子”是集行为艺术、综合材料抽象绘画、装置艺术、观念艺术为一体的多元艺术。(手纸书写、典籍粉碎、制作饺子过程,系行为艺术;完成的作品可以成为装置艺术或综合材料绘画。行为、装置、综合材料绘画都具有观念艺术的特征。)构思、创作启于2013年。
许德民装置、行为、观念艺术
手纸(卫生纸),现代社会必备生活用品。手纸是生活用纸,一旦使用过就会被扔进垃圾筒,在生活观念上会有低档之处境。但是,在生命的意义上,身体的器官是平等的,吃与泄、进与出,都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功能。生活中手纸的地位和生命中排泄的意义构成反差,让手纸成为艺术符号,有效地摆脱低级生活消耗品的定位,让反差成为艺术思维空间,让生命的需求和意义在反差中得以提升。——许德民

许德民装置、行为、观念艺术
汉字书写:书法是中国传统符号,也是最中国的艺术符号。以草书来体现中华文化的精髓。水墨书写的精神叙述,墨黑和纸白,墨的浓重与纸的轻柔,在汉字骨骼的布局中构建水墨之魂。而墨魂又遇到手纸强烈的附吸和排斥。手纸书写和宣纸书写有类似之处,手纸的蓄水性更强,墨晕性略差,但黑白表现对比强烈。重要的是观念,用手纸书写来替代传统的宣纸书写,拓展了书法的艺术外延,使得书法在观念上进入生活的隐私,让艺术与生活多方位叠加,并且有了更多的意味。——许德民
许德民装置、行为、观念艺术 《水墨书馅饺子》 卫生纸书写后的裁片画
汉字与水墨的交手、语境与载体的摩擦、熟悉与陌生的盲视、形式与内容的辕辙、记录与踪迹的游离、智慧与直白的分化、学理与生理的硬拼、流畅与撕裂的矛盾,文化交错和时空割裂,汉字水墨书写与手纸,不同属性的动与静,在各自的立场上无声地交锋,杂交并繁衍。
水墨抽象:在手纸上书写、泼墨,写意抽象。以抽象表现风格大刀阔斧,让墨色侵吞旋律,让旋律搭建构成与肌理,线条与细节,让偶发成为神来,抽象方寸,天地恢宏,掌上宇宙与笔下乾坤。每一片手纸都是一幅水墨抽象画,每一张精彩的水墨抽象画都变成了馄饨皮,饺子皮,再裹进中外典籍之馅,让人类文明凝结的书籍,粉碎成为饺子馅、馄饨馅。——许德民
许德民装置、行为、观念艺术 《水墨书馅饺子
》
中外典籍:人类精神文明的象征。人类历史与文化、科学与人文、哲学与宗教、政治与道德,文明与野蛮,都在中外典籍中得以集体立碑。真理与谬误,本是同根生,差别只是毫厘之间,只是渐行渐远,最终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粉碎典籍,解构神圣,碎片摩擦生电。雪泥鸿爪,
许德民装置、行为、观念艺术《水墨书馅饺子》 中外名著粉碎成书馅后包成饺子和馄饨
手纸饺子、手纸馄饨。是一幅画的饺子,是一只饺子的画。画里画外,馅里馅外,人性层次与艺术越界,都在一个千年的生活符号、一道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国点心——中国饺子中体现。手纸饺子馄饨,以逆道德的错位,赋观念差异予自由平等,将“吃”与“泄”巧合一体,让双向的自由入侵消解冲突并成为平等祭祀。——许德民
中国饺子、馄饨,中国元素,人类物质文明的象征。民以食为天,天下兴亡,皆在吃喝拉撒。真实与欲望,意识与本能,理性与非理性,合理与荒诞,肉体与精神,具体与抽象,人类天性与社会功利,在《水墨书馅饺子》系列的逻辑混搭中超能量显现出矛盾的力量。吃与阅读。把吃的东西阅读化,把阅读的东西吃掉。物质精神化,精神物质化,精神和物质的能量转换或者动力消解,生命晦涩与隐喻,双向选择或者逃离,构成作品的意义。——许德民
《水墨书馅饺子》是集行为艺术、综合材料抽象绘画、装置艺术、观念艺术为一体的系列艺术。手纸书写、典籍粉碎、制作饺子过程,系行为艺术;完成的作品可以成为装置艺术或综合材料绘画。行为、装置、综合材料绘画都具有观念艺术的特征。
手纸,世界通用的生活用品,人类文明的象征。
汉字书写,中国符号,东方精神。
书馅,中外典籍,人类精神文明的象征,粉碎成饺子馅,让精神和物质二位一体。让东方和西方文明在粉碎中重组,裹携中新生。
手纸饺子,模拟人类阴阳轮替潜行的命运,消解“进与出、生与死”的距离,解构生活道德与生命观念的背离与冲突,超越道德的价值观,重构生命平等的价值和意义。
一只中国饺子,把全世界的文明裹在怀里。
有容乃大,只有包容了全世界的文明,中华文明才能够变得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