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华颂神州亿元大单诞生背后的智慧逻辑
文/晓程
近日华颂品牌向神州租车交付1000台华颂7,以供神州租车租赁运营,一单额度便上亿,是汽车企业的大单子,但在当代经济社会,不过是个小生意。小生意牵涉大道理。回味一下,这单生意促成的历史背景和背后的智慧因素、技术逻辑,实在能给人很多启发。
一、有一种智慧是用已知研判未知的超前
未来的汽车行业,互联网+将通过大数据将汽车、通讯、营销、电商、智能、自动控制等等行业滴水不漏全面渗透一网打尽,使之相互关联,车联网、电商、大数据由互联网+真正一统天下;一个动作,一个声音,都可以对车辆实施一定控制。国家将互联网+列入“十三五”规划,战略意义非同小可。国家智慧与中国汽车人的超前思维一拍即合。
二、有一种眼光是用当下撬动未来的战略
华颂能与神州联手,还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华颂7的诞生。
作为自主品牌车型,华颂7是华晨与宝马深度合作的结晶。“以市场换技术”的成功让宝马将作为核心技术的发动机技术给了华晨,才有了华颂7的高端性能,才能让神州正中下怀。
宝马能把核心技术给到华晨,与祁玉民坚守的华晨与宝马合资合作的唯一性即“一夫一妻”制密切相关。
“一夫一妻”制也算一个蹩脚的比喻,但用来叙述华晨宝马合作的唯一性与忠诚性,实在是形象语汇的不二之选。祁玉民在签订合资协议的时候就明确要求,要合作就要彼此真诚,要真诚就要跟我一家合作。德国宝马是很注重信誉的,虽然也有过再寻佳偶的非分之想,但在祁玉民的人格魅力和华晨的真诚合作面前,终于还是守住了贞操,从一至今。双方合作真诚、和谐、密切,坦诚合作、严谨工作、真诚沟通,于是就获得了德国宝马12年来一直与华晨合作的一心一意的忠诚,换来了宝马的专心投入,也获得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成功。成功的最主要标志是,宝马一百年历史以来第一次把发动机核心技术开放给体系之外、国家境外的企业,授权给华晨生产;而华晨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一家通过合资合作掌握了国外著名品牌核心技术的自主品牌企业,而且,这技术不是从宝马拿到平台上,拿到生产线上,而是通过研发、人员、供应商链方面宝马极大的投入、通过华晨集团三十多年来高起点造车理念的经验积累、十几年与宝马的紧密合作、对宝马的借鉴学习,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拿到了华晨人的手里,记忆在华晨人的脑子里。核心技术为我所用,可以在此基础上研发创新技术升级了。
在这个土壤上,才诞生了华颂这个高端商务车品牌,才成就了华颂7的高端品质。
不远的未来,在华颂这个平台上,还会推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其它车型,华晨要对华颂品牌做一个深度延伸性挖掘,让技术实力发挥到极致。未来,华颂还会诞生节能和新能源发动机,包括混动和纯电动。至于将来宝马发动机会不会提供更先进的发动机技术,这就要看后续合作融合的深度与华晨争取的力度了。
“一夫一妻”的眼光,成就了大战略,撬动了未来。
三、有一种默契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赢
神州租车能选择还没有大名气的华颂7,绝非偶然。这个不大不小的决策绝非临时起意的冲动。其中原因也值得玩味。
华晨方面也付出了自己的真诚。先是提供车辆试驾,时间有几个月。华颂的宝马基因驾驭操控不是盖的,车越开越好。油耗如何,能不能用得住,消费者会不会喜欢,能不能盈利,神州都有测算的模型,虽然没有名气,也并没影响神州在试驾之后,果断选择了华颂7。
对好车的认知,就是要从一知半解到真正理解。试驾了几个月!一般客户绝对不可能拥有这么长时间的试驾条件。所以,很多人无法理解华颂7的妙处,也就无法选择这款车了。这说明,华颂7销量要提升,还需要时间,需要车辆美誉度借助一定的时间空间得到有效传播。如此想来,华颂7销量不大,原因就不言自明了。
与神州的选择相印证的是华颂7上市后,多次助力国际高规格会议,高密度亮相并提供贵宾用车服务。从大连政府专项活动、中国—东盟博览会到成为2015欧亚经济论坛指定贵宾用车,华颂品牌登顶世界级重要商业舞台表现自如,证明了各组委会对华晨汽车和华颂品牌的青睐与信任。
华颂品牌选择神州,则是因为神州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十几万辆的规模,在国内排行首位;神州的扩张速度也很快。目前的10万辆只是成长培育的初期规模,与美国等相同人口、规模的国建相比,尚有很大的释放潜力和发展空间。同时,它还拥有互联网和租赁服务两种比较领先的模式,可复制性强,利于快速扩张。神州也愿意支持中国自主品牌。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欣赏,两情相悦,于是牵手结缘,双赢开始。
神州选择华颂7,是对华颂品牌的充分认可,对市场的一种告白和带动,是一种认知的传导、不重名分只重品质的理性宣示,对未来互联网+汽车模式的实践,具有带动和示范意义,更多城市的互联网+用车租车模式和营销模式将得到创新、推广和复制。
四、有一种前景充满着对未来的期待
华晨从祁玉民主导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成功、初步践行互联网+科技战略到联手神州,足以给中国汽车行业很多思考。
华晨若想要在与宝马长期合作之后获得更强的科技研发创新实力,中国汽车能够真正做大做强,仍有很多方向可以考虑。
如,1、派出年轻研究人员赴德国培训并参与研发。
建立与国外大的汽车集团的合作互助关系,互派技术人员,加强交流合作。选派汽车专业的优秀本科生就读汽车系,以公费留学方式培养自己的人才。
2、更多地与宝马共享机器人生产企业等重要核心设备的零部件供应商。宝马采购的KUKA机器人,中国也可以采购。大胆投入,宝马武装什么,咱也武装什么,将宝马的设备,变成自己的设备。
3、中国人要争气,彻底改变无法无天的混乱局面,建立或者使用宝马公司的严格的产品标准,采用宝马集团的现代企业制度,照猫画虎,平向移植。宝马公司技术体系规定制度,就在其博物馆里,新闻记者都可以调出查看。建立严格的企业制度,请华晨公司配合,聘请经过培训的忠于职守的年轻工程技术人员或聘请宝马集团资深专家做执行总监,实现宝马集团企业制度与产品标准的横向平移。
4、促使沈阳华晨宝马方面尽快推出合资自主车型。
宝马集团其实很厚道,对华晨支持很大。有沈阳华晨合作合资的12年基础,如果要求塑造一款华晨宝马自主车型,不会有问题。以宝马的高水准、极致性完美产品工艺,即使把最差的车型平台拿到中国,也是高端品质、世界名牌。在此过程中,集中全国重点汽车企业的科研技术人员,组建国内的研发团队,对德国各项先进技术进行系统研发。
借助合资自主车型,让德国品质影响中国企业,带动中国汽车品质升级。同时加快研发新车型,派生出独立的产品体系。
5、以沈阳华晨为主建立汽车科研基地和研发中心,集中组织全国各大企业技术骨干,带薪培训,带项目攻关,一个车型一个车型地搞。立足五年八年,建立自己的汽车世界。
以电动车研发为切入点,实现与宝马等跨国公司的基础性合作。
合作从研发开始,从初始阶段介入,立足培养人才,选拔年龄小、素质好、有抱负的年轻学者挑大梁,担重任,与国外大公司合作研发,取得技术和经验,再纵向移植传播。
6、继续做好互联网+的大文章。
如今,电商发展势头迅猛,互联网+可以从电店联手开始,让电商店头相融合;让平台造车和大数据智能个性化生产相融合;让设计研发3D打印自动驾驶相融合。在华晨近年来践行互联网+成功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在自身融合和跨行业融合的前提下,制造几何级翻倍的裂变效应,创造新的投资热点、消费热点、产品卖点和经济增长点。
这也是国家互联网+战略的目标所在。